[发明专利]成型机传递环改造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53781.X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01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逄伟;夏顺军;陈泽雄;喻定佳;刘薇;李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双星东风轮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D30/26 | 分类号: | B29D30/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442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型 传递 改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设备维护保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成型机传递环改造。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成型机胎冠复合件传递环是分体钢片式瓦块,通过气缸带动钢片收缩,起到夹取胎冠复合件,由于瓦块及钢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磨损,导致夹取复合件时直径变化不同而出现生产轮胎不圆度超标,呈椭圆状。
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尤其当瓦块之间收缩时难以达到扩张统一,而且瓦块之间的直径为易发生变化,并且瓦块转动不稳定,不抗磨。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成型机传递环改造,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成型机传递环改造,以解决现有瓦块之间收缩时难以达到扩张统一,而且瓦块之间的直径为易发生变化,并且瓦块转动不稳定,不抗磨的问题。
本发明成型机传递环改造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成型机传递环改造,包括胎冠,导轨,传递环,限位块,固定螺栓,定位孔和缓冲槽;所述胎冠内圈中部固定设置有一圈钢制导轨;所述导轨内壁上镶嵌有六个呈环形阵列的传递环;所述传递环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导轨内,且导轨的侧壁上与传递环所在的位置相对处固定设置有两个限位块。
进一步的,所述导轨上与传递环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深度与传递环厚度相一致的缓冲槽。
进一步的,所述传递环上开设有四个呈矩形排列的定位孔。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块的高度低于缓冲槽的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传递环两端上侧壁为倾斜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结构采用将钢片、瓦块全部拆除,传递环整体采购一个气缸带动一套转盘形成的导轨,实现由导轨代替钢片传递瓦块起到收缩扩张的作用从而实现夹取胎冠复合件的目的,采用本结构后,可以有效的解决胎冠复合件夹取过程中出现的椭圆问题,从而有效的解决了轮胎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动平衡不圆度超标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未改装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改装后的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改装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中:01-胎冠,02-定位孔,03-瓦块,04-瓦片,05-固定柱;
图2至图3中:1-胎冠,2-导轨,3-传递环,4-限位块,5-固定螺栓,301-定位孔,302-缓冲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2至附图3所示:
本发明提供成型机传递环改造,包括胎冠1,导轨2,传递环3,限位块4,固定螺栓5,定位孔301和缓冲槽302;所述胎冠1内圈中部固定设置有一圈钢制导轨2;所述导轨2内壁上镶嵌有六个呈环形阵列的传递环3;所述传递环3通过固定螺栓5固定在导轨2内,且导轨2的侧壁上与传递环3所在的位置相对处固定设置有两个限位块4。
其中,所述导轨2上与传递环3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深度与传递环3厚度相一致的缓冲槽302,使得传递环3在受到挤压后能够在自身应力下能够复位,避免整体传递环3发生大的变形。
其中,所述传递环3上开设有四个呈矩形排列的定位孔301,方便解决动平衡不圆整的问题。
其中,所述限位块4的高度低于缓冲槽302的平面,使得胎冠复合件能够位置受到限制。
其中,所述传递环3两端上侧壁为倾斜面结构,使得传递环3能够更加契合的与导轨2相结合。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发明中,根据新型结构的改进方式,通过导轨2上与传递环3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深度与传递环3厚度相一致的缓冲槽302,使得传递环3在受到挤压后能够在自身应力下能够复位,避免整体传递环3发生大的变形,并且传递环3上开设有四个呈矩形排列的定位孔301,方便解决动平衡不圆整的问题,而且传递环3上开设有四个呈矩形排列的定位孔301,方便解决动平衡不圆整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传递环3两端上侧壁为倾斜面结构,使得传递环3能够更加契合的与导轨2相结合,通过以上结构,可以有效的解决胎冠复合件夹取过程中出现的椭圆问题,从而有效的解决了轮胎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动平衡不圆度超标问题。
利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双星东风轮胎有限公司,未经双星东风轮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37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路灯(麒麟)
- 下一篇:风电叶片后缘粘接角区域降温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