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机组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52985.1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409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钱雪峰;贾甲;黄维冬;马小津;胡爱民;王显峰;杨厚太;张宇;葛坦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合肥通用环境控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99/00 | 分类号: | G01M99/00 |
代理公司: | 34118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挺 |
地址: | 23003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生器 测试装置 循环管路 换热器 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冷凝器侧循环管路 蒸发器侧循环管路 测试技术领域 兑水循环管路 机组 闭式循环 热泵机组 运行成本 冷凝器 循环水 蒸发器 热源 连通 节能 测试 | ||
本发明属于热泵机组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机组测试装置。本发明包括与蒸发器相连接的蒸发器侧循环管路以及与冷凝器相连接的冷凝器侧循环管路,所述蒸发器侧循环管路与冷凝器侧循环管路通过兑水循环管路连通,本装置还包括与发生器相连接的发生器侧循环管路,所述发生器侧循环管路中设有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连接热源,通过所述换热器将进入发生器的循环水升温,所述发生器侧循环管路为闭式循环。本测试装置能够充分利用测试时产生的热量,避免造成热能的浪费,从而降低测试装置的资源投入与运行成本,达到节能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泵机组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机组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吸收式热泵是一种利用低品位热源,实现将热量从低温热源向高温热源泵送的循环系统,是回收利用低温位热能的有效装置,具有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双重作用。吸收式热泵即可制冷又可供热,实现了一机两用,近年来随着吸收式热泵在工业和空调业上被广泛的重视和使用,对吸收式热泵机组的测试装置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吸收式热泵机组测试装置存在着能耗大、运行成本高以及调试时间长等缺陷,易造成资源的重复投入,故亟需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避免和克服现有技术中出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机组测试装置。本测试装置能够充分利用测试时产生的热量,避免造成热能的浪费,从而降低测试装置的资源投入与运行成本,达到节能的目的。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机组测试装置,包括与蒸发器相连接的蒸发器侧循环管路以及与冷凝器相连接的冷凝器侧循环管路,所述蒸发器侧循环管路与冷凝器侧循环管路通过兑水循环管路连通,本装置还包括与发生器相连接的发生器侧循环管路,所述发生器侧循环管路中设有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连接热源,通过所述换热器将进入发生器的循环水升温,所述发生器侧循环管路为闭式循环。
优选的,所述发生器侧循环管路上还设置有辅助换热器,所述辅助换热器处于换热器与发生器的出口之间,所述辅助换热器还连接于冷凝器侧循环管路中,且设置于靠近冷凝器的入口处。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发生器侧循环管路上自换热器至发生器的入口之间依次串联有热水泵、热水流量计;所述冷凝器侧循环管路上自冷凝器的出口至冷凝器的入口之间依次串联有冷却水泵、冷却水流量计;所述蒸发器侧循环管路上自蒸发器的出口至蒸发器的入口之间依次串联有冷水泵、冷水流量计;所述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三者的入口及出口处均设置有压力检测装置和温度检测装置。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发生器侧循环管路、冷凝器侧循环管路以及蒸发器侧循环管路上均设有启闭管路的阀门。
优选的,所述换热器和辅助换热器均采用板式换热器。
优选的,所述辅助换热器在冷凝器侧循环管路上的设置位置处于冷却水泵与冷凝器的入口之间;所述热水泵、冷却水泵、冷水泵均为变频水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本发明包括发生器侧循环管路,所述发生器侧循环管路为闭式循环,从而可以做到自主控压,在这样的条件下,不仅可以满足吸收式热泵的模拟测试,还可以用于测试发生器进口温度超过90℃的情况(通过增加管路内的压力提高作为能源的水的沸点),进而使得发生器中产生的水蒸汽具有较高的饱和温度,提高冷凝释放的热能,增加冷凝后冷却水的温度,并加以利用(通过兑水循环管路传递到蒸发器中,平衡蒸发后冷水的温度),从而最大化的回收利用测试时产生的潜热能;另外,所述发生器侧循环管路上设有换热器,换热器连接热源,通过换热器将从发生器流出的循环水升温并作为发生器的驱动热源,在保证发生器侧循环管路闭式循环的前提下,充分回收利用低温位热能,从而降低热源的投入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合肥通用环境控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合肥通用环境控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29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