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指纹识别一键启动装置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452872.1 申请日: 2017-12-28
公开(公告)号: CN107958522A 公开(公告)日: 2018-04-24
发明(设计)人: 丁波;朱诗懿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图正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7C9/00 分类号: G07C9/00;B60R25/25;B60R25/045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01199 上海市***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指纹识别 启动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一键启动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指纹识别一键启动装置,属于生物识别科技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原始人过着穴居的生活时,为了安全,有时要推动巨石来挡住洞口,它所防备的也并不是小偷而是野兽。私有制出现后,小偷出现了,于是锁也就诞生了。 远在三千多年前,中国就有了锁。不过,最早的锁没有机关,只是做成老虎等凶恶动物的形状,想借以把小偷吓走,只能说是一种象征性的锁。

据说鲁班是第一个给锁装上机关的人。从出土文物及文字记载所反映的情况看,古代的锁是靠两片板状弹簧的弹力工作。直到现在,这种弹簧仍在应用。

在国外,古希腊人虽曾发现了一种极为可靠的锁,但因钥匙较大,要扛在肩上,很难在一般家庭中普及。古代印度人则制成了另一种鸟形的“迷锁”,钥匙孔藏在可以抖动的翅膀里。现代锁的兴起首先是由18世纪英国人发明了“焊钓锁”。我们目前广泛使用的弹子锁,是美国人小尼鲁斯·耶鲁于1860年发明的。

而钥匙的发明比锁要晚些,古代的埃及人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钥匙的。他们的锁是把一条木制门栓插人一个槽中,槽沟顶部有一个木制栓。门栓插入槽沟后,木制栓便会插入门栓的孔。这样一来,门栓便很牢固,必须用钥匙才能打开。

由于埃及人的锁只能用在有门栓的那一面,不利于灵活地开与关,于是,希腊人在此基础上,又研究出一种可以从另一面打开的锁。希腊人所制的钥匙,是一根弯曲的木棒,形状和大小很像农夫用的小镰刀。但是也有一些钥匙长达3尺,必须扛在肩上才能搬动,相当沉重。

钥匙是开锁的工具,制作钥匙的材料主要有铜、铝和其它金属。现在的钥匙种类很多,有普通钥匙、智能钥匙、遥控钥匙、电子钥匙等等;现有的电动车钥匙为机械钥匙,其在经过解锁电动车电源之后,才可以一键启动按钮打开电源启动电动车,启动电动车步骤繁琐,且传统模式的电动车的钥匙容易忘带、遗失或被盗,不利于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指纹识别一键启动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传统模式钥匙容易忘带、遗失或被盗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指纹识别一键启动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是由外圈、导光带、指纹模组、硅胶垫圈、逻辑控制模组和下壳体组成,所述指纹模组套设在逻辑控制模组的中心孔中,之后所述逻辑控制模组放置在下壳体上,所述导光带放置在逻辑控制模组的上方,最后将所述外圈套设在下壳体上,进而将所述导光带和逻辑控制模组共同固定在外壳体上,且所述硅胶垫圈垫在外圈与下壳体的接触处,以便于将整体外壳密封,提高其密封性,防止进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圈是由ABS材料制成,所述下壳体是由ABS电镀材料制成,利用ABS材料的强度高、韧性好、易于加工成型优点,使壳体的强度大,易于热塑加工成型,不易损坏,保护性强。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光带为表面喷涂有镭射的PC板制成的圆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指纹模组中自带有指纹传感器,以便于录取指纹信息,且所述指纹模组采用防水设计,其自身防护等级为IP67,可以实现IP67防水的目的,防止其进水而损坏的情况出现。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硅胶垫圈垫是由硅橡胶材料制成的垫圈。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指纹识别一键启动装置将指纹开锁和启动电源这两个步骤合二为一,做到了正真意义上的一键启动,同时采用指纹识别更加安全可靠;设计方案在产品外形、材质和加工工艺上进行改良,在产品更具科技感的同时做到了IP67防水防尘,耐高温,耐高压,耐腐蚀,抗紫外线,具备全天候的户外使用条件。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观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本体;2、外圈;3、导光带;4、指纹模组;5、硅胶垫圈;6、逻辑控制模组;7、下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图正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图正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28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