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引水隧洞极软弱围岩段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52507.0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29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马陆民;高俊;兰波;贺龙;孙全;张才文;孙强;王瑞;侯超;郭晓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六局集团天津铁路建设有限公司;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8 | 分类号: | E21D11/18;E21D11/28;E21D21/00;E21D11/10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庞学欣 |
地址: | 30014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弱围岩段 引水隧洞 施工 围岩 超前地质预报 安全效益 超前支护 初期支护 洞室开挖 上道工序 施工安全 施工进度 监控量 扰动 仰拱 爆破 开挖 封闭 | ||
1.一种引水隧洞极软弱围岩段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水隧洞极软弱围岩段施工方法包括按顺序进行的下列步骤:
1)超前地质预报:每循环开挖施工前先由地质人员到掌子面进行围岩勘察,并进行地质素描,沿掌子面处围岩每12m进行一次短期地质预报,根据掌子面围岩节理裂隙发育程度确定开挖、支护施工参数;
2)围岩超前支护:根据掌子面处围岩勘察情况采用超前锚杆(1)对掌子面上起拱线以上拱顶155°范围内开挖轮廓线以外的区域进行超前支护,至少沿拱部的周向设置两排呈弧形的超前锚杆(1),并且超前锚杆(1)的内端与位于掌子面内侧且上一循环已设置好的型钢支撑进行焊接;
3)爆破开挖:采用循环方式进行洞室开挖,由操作人员采用风钻在开挖轮廓线向内收缩10cm处进行钻孔而形成间隔设置的爆破孔,在爆破孔内装入炸药,弱爆破,爆破后对存在的局部欠挖位置采用挖掘机进行处理;
4)初期支护:将多个拱形门式型钢支撑(2)沿洞室长度方向设置在新开挖出的洞室围岩上,型钢支撑2间采用钢筋连接,两个型钢支撑(2)和其间的钢筋构成一榀钢架支撑,每榀钢架支撑下端四个角部分别设置一根锁脚锚杆(3),之后在洞室边墙和拱部范围内铺设钢筋网,然后在边墙和拱部范围内的围岩中呈梅花状设置多根锁定锚杆(4),最后在外部喷射混凝土而形成混凝土层;
5)仰拱封闭:采用型钢横向连接在初期支护下端之间,然后在其上浇筑混凝土而形成仰拱;
6)监控量测:在施工过程中沿洞室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监控量测点,并按照规定频次进行围岩数据测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水隧洞极软弱围岩段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的超前锚杆(1)的排距为200cm,相邻两排中的超前锚杆(1)纵向搭接长度为100cm,每排超前锚杆(1)中相邻两根超前锚杆(1)的间距为30cm,超前锚杆(1)采用Φ32mm,L=3m的钢管,外插角为10°~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水隧洞极软弱围岩段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的洞室开挖的进尺控制在1.0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水隧洞极软弱围岩段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所述的型钢支撑(2)采用I12型钢;相邻型钢支撑(2)间的纵向间距为0.5-0.6m,型钢支撑(2)间采用C22钢筋连接,锁脚锚杆(3)的直径为Φ22mm,置入角度60°,钢筋网采用Φ8mm直径的钢筋,锁定锚杆(4)的直径为Φ22mm,L=2.5m,混凝土层厚度为15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水隧洞极软弱围岩段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所述的仰拱中的型钢采用I12型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水隧洞极软弱围岩段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6)中,所述的监控量测点的间隔距离为5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六局集团天津铁路建设有限公司;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六局集团天津铁路建设有限公司;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250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