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望远镜外壳喷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52377.0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48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蒲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华阳光学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D7/00 | 分类号: | B05D7/00;B05D3/10;B05D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52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望远镜 外壳 喷漆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望远镜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望远镜外壳喷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检查外观及尺寸;S2、固定其位置;S3、上清洗剂;S4、浸泡清洗;S5、碱液清洗;S6、烘干;S7、上底漆;S7、喷漆;S9、固化。本发明采用先分别固定、集中清洁然后喷漆固化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喷漆的均匀性,提高外观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望远镜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望远镜外壳喷漆工艺。
背景技术
望远镜是一种利用透镜或反射镜以及其他光学器件观测遥远物体的光学仪器。利用通过透镜的光线折射或光线被凹镜反射使之进入小孔并会聚成像,再经过一个放大目镜而被看到。又称“千里镜”。望远镜的第一个作用是放大远处物体的张角,使人眼能看清角距更小的细节。望远镜第二个作用是把物镜收集到的比瞳孔直径(最大8毫米)粗得多的光束,送入人眼,使观测者能看到原来看不到的暗弱物体。1608年,荷兰的一位眼镜商汉斯·利伯希偶然发现用两块镜片可以看清远处的景物,受此启发,他制造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架望远镜。1609年意大利佛罗伦萨人伽利略·伽利雷发明了40倍双镜望远镜,这是第一部投入科学应用的实用望远镜。
望远镜外壳是望远镜的配件,为了改善其外观,一般需要对其进行喷涂,现有技术中喷漆工艺一般采用人工或者半自动化喷漆,喷漆的均匀性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从而降低了其外观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望远镜外壳喷漆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望远镜外壳喷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检查外观及尺寸;
S2、固定其位置;使用固定框对望远镜外壳进行固定,使望远镜外壳在固定框上呈矩阵排列,望远镜外壳之间留有7-12cm的间隙;
S3、上清洗剂:在每个望远镜外壳上均匀涂抹清洗剂,静置5min,然后将多个固定框叠合到一起,固定框之间留有15-25cm的间隙;
清洗剂的成分按照重量份数计如下:碳酸丙烯酯6-15份、甲基纤维素5-8份、乙二醇7-12份、水10-15份;
S4、浸泡清洗:将固定框连同望远镜外壳浸泡到盛放有清水的水槽中,使用旋转装置带动固定框旋转,转速维持15-25rpm,持续清洗10min,浸泡清洗过程中采用加热管对水槽中水进行加热,使其保持55-75℃;
S5、碱液清洗:将经过上一步清洗的望远镜外壳连同固定框浸泡到盛放有碱液的水槽中清洗,使用旋转装置带动固定框旋转,转速维持15-25rpm,持续清洗7min,碱液选用浓度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
S6、烘干;
S7、上底漆:人工对望远镜外壳死角先上一层底漆,之后自然晾干;
S8、喷漆:将固定框拆分成单件,采用静电喷枪对望远镜外壳进行喷涂,在此过程中通过旋转装置带动固定框连续旋转,转速维持10-15rpm;
S9、固化:将多个固定框叠合好,送入固化炉内,维持100-110℃进行固化,持续5min,之后取出,并将望远镜外壳与固定框分离。
优选的,检查外观及尺寸包括检查望远镜外壳表面是否有缩孔、划伤、颗粒和撞伤等外观缺陷,测量其关键尺寸是否符合图纸上的工艺要求,如果存在不合格则对其进行返修或报废处理。
优选的,烘干过程为先采用压缩空气吹走望远镜表面粘附的水珠然后采用烘干箱维持100-120℃,持续10min烘干。
优选的,固化完成后对望远镜外壳进行外观检验,如果有明显外观缺陷则进行返修或报废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华阳光学仪器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华阳光学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23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