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车灯镀膜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52355.4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34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远洋车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14/34 | 分类号: | C23C14/34;C23C14/02;C23C14/14;C23C16/40;C23C16/513;C23C28/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源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0 | 代理人: | 吴丽娜 |
地址: | 2123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镀膜工艺 汽车车灯 车灯 预处理 膜层附着力 工件表面 静电除尘 铝膜镀层 保护膜 反射率 镀层 镀膜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车灯镀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预处理,S2、底层刘平处理,S3、静电除尘,S4、铝膜镀层,S5、保护膜镀层。本发明提供汽车车灯镀膜工艺能够有效避免因工件表面存在杂质降低膜层附着力的现象,同时保证车灯的反射率,保证车灯镀膜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灯具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车灯镀膜工艺。
背景技术
机动车辆外照明主灯的聚光镜反光膜的性能直接反映了灯具性能,影响车辆照明效果和行驶的安全性。为此,国家标准对汽车照明灯具反射镜的光学性能、反射膜的附着力、耐候性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中反光膜的制作是最为关键的工艺技术之一。现有灯具产品中常常因镀膜厚度不足,附着力、反射率达不到要求,产品合格率不高,质量得不到保证,导致生产成本无法控制。因此,急需一种能够保证镀膜质量的车灯镀膜工艺。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保证镀膜质量的汽车车灯镀膜工艺。
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车灯镀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预处理:将工件通过喷砂处理后置于盛放常温抗静电清洗液的超声波清洗槽中,在频率为20-40Hz的条件下超声震荡30min,用清水清洗2-3遍后置于真空干燥箱中烘干;采用抗静电清洗液能够有效的将工件表面的机油、手印以及灰尘等杂质去除,提高后续镀膜处理的效果,提高车灯产品合格率,保证产品质量。
S2、底层流平处理:将经过预处理的工件待镀面完全浸没在UV漆中,静置2-3s后取出,并用烘箱在200-300℃条件下烘1-2h,使用磨砂轮进行表面打磨;使用磨砂轮打磨能够有效控制工件表面UV漆层厚度,避免出现厚度不均的现象;另外,采用磨砂轮打磨后增加UV漆层表面与镀铝膜的接触面积,增大了经底层流平处理后工件流平层和铝膜之间的附着力,避免降低镀膜的强度;
S3、静电除尘:真空箱中顶端设有静电消除器,在真空条件下将步骤S2得到的工件放入真空箱中,其待镀层的一侧面向静电消除器,停留时间为2-3h;由于底层流平处理后,工件在转运过程中依然会因空气尘埃、物理接触影响镀膜效果,采用静电消除器将工件表面的尘埃去除,避免了传统化学药剂清洗对操作人员身体的伤害,也提高了后续镀膜的效果;
S4、铝膜镀层:将工件置于镀膜室中,抽真空后充入混合气体,在200-400℃、射频功率为20-30W条件下电极板激发电子,使反应室气体成为等离子体与纯度≥99.8%的铝块在工件表面进行反应成为纳米晶粒进行镀膜;
S5、保护膜镀层:采用Al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的抗静电清洗液为NaOH、硅酸钠、甲基硅油、二鲸蜡基二甲基氯化铵和乙醇的混合物,所述NaOH、硅酸钠、甲基硅油、二鲸蜡基二甲基氯化铵和乙醇的比例为5:3:2:1:10。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通过磨砂轮打磨后使UV漆层厚度小于1mm。UV漆层的厚度过大影响车灯的反射率,而厚度过小则无法填补工件表面的凹陷,影响后续镀膜质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汽车车灯镀膜工艺能够有效避免因工件表面存在杂质降低膜层附着力的现象,同时保证车灯的反射率,保证车灯镀膜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S1、预处理:将工件通过喷砂处理后置于盛放常温抗静电清洗液的超声波清洗槽中,在频率为40Hz的条件下超声震荡30min,用清水清洗2-3遍后置于真空干燥箱中烘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远洋车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远洋车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23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