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嚼烟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52333.8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654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苏加坤;蔡继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B13/00 | 分类号: | A24B13/00;A24B15/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96 江西省南昌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物 嚼烟 恒温搅拌 甘油 熟石灰 烟草提取物 胡桃仁 黄原胶 胶基质 提取物 黄油 制备 饴糖 软化 甜味剂 保健效果 调味剂 再成型 抛光 糖胚 变质 老化 配合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嚼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烟草提取物、熟石灰、饴糖和甘油混合,恒温搅拌,得混合物A;(2)向混合物中加入黄油、甜味剂和调味剂,恒温搅拌,得混合物B;(3)向混合物B中加入胡桃仁提取物和黄原胶,恒温搅拌,得混合物C;(4)取胶基质在下软化,将混合物C加入软化后的胶基质,再成型为糖胚,老化、包衣、抛光得新型嚼烟。利用烟草提取物、熟石灰、饴糖和甘油能提高所得新型嚼烟的口感,通过黄油配合熟石灰和甘油能提高所得新型嚼烟的粘度,胡桃仁提取物和黄原胶能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口感,并使产品不易变质,同时具有保健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烟烟草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嚼烟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嚼烟是一种可咀嚼的烟草产品,通过吸收汁液中的烟碱和其他成分达到吸食香烟的效果。由于其无需经过燃烧,大大降低了有害物质的产生,同时不会产生烟雾,能适用于无烟区域,是未来卷烟的发展方向。
现有的嚼烟普遍存在烟碱释放速率过快的问题,使得口含前期劲头过大后期劲头较小,整个口含过程中烟味快速变淡的不足。授权号CN 101536737 B公开了一种嚼烟的制备方法,通过白肋烟烟叶、蜂蜜、可可粉或咖啡粉等制得了具有可可或咖啡味道的嚼烟,其所得嚼烟的烟碱释放速率过快,前期和后期的口感差异较大。授权号CN 103829369 B公开了一种槟榔风味的嚼烟及其制作方法,其嚼烟由胶基、甜味剂、乳化剂、调味剂、香料、烟草添加物、槟榔添加物和抗氧化剂组成,降低了槟榔在口腔内的刺激性,所得嚼烟的烟碱释放速率同样较快,口腔内更多的是槟榔的口感。申请号201710458862.2公开一种含烟碱复合盐的胶基型嚼烟及其制备方法,将烟碱和乳酸、柠檬酸等反应得到的烟碱复合盐加入嚼烟的生产工艺中,代替原有的烟草粉末成分,改善了嚼烟的口感,让烟碱均匀持续地释放,但实际所得的嚼烟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授权号CN 104026727 B公开了一种槟榔型嚼烟制品,将食用槟榔卤水点卤到槟榔干果上得到槟榔型嚼烟,其中食用槟榔卤水包括熟石灰、饴糖、白砂糖和烟草提取物等,实现了所得产品口感好、粘度适当,但同样存在烟碱释放速率过快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嚼烟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嚼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烟草提取物1-10份、熟石灰5-10份、饴糖20-60份和甘油0.5~4份混合,恒温80~90℃搅拌1~3小时,得混合物A;
(2)向混合物中加入黄油2~5份、甜味剂30~50份和调味剂0.5~3份,恒温150~250℃搅拌1~2小时,得混合物B;
(3)向混合物B中加入胡桃仁提取物1~8份和黄原胶0.5~2份,恒温40~50℃搅拌1小时,得混合物C;
(4)取胶基质20~50份在40~60℃下软化1~2小时,将混合物C加入软化后的胶基质,再成型为糖胚,老化、包衣、抛光得新型嚼烟。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的烟草提取物为烤烟提取物。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的甜味剂为甘露醇和麦芽糖醇的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甜味剂中的甘露醇和麦芽糖醇的质量比为5:2~6。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的调味剂为苹果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利用烟草提取物、熟石灰、饴糖和甘油能提高所得新型嚼烟的口感;
(2)通过黄油配合熟石灰和甘油能提高所得新型嚼烟的粘度;
(3)甜味剂选用甘露醇和麦芽糖醇能在提高口感的同时能配合混合物A、降低总烟碱含量和烟碱的释放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23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