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洗手水龙头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52105.0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665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冷洪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今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7/00 | 分类号: | F16K37/00;F16K31/06 |
代理公司: | 大连格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38 | 代理人: | 刘琦 |
地址: | 116085 辽宁省大连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希贤***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部 检测 洗手水龙头 水龙头 出水 污染物 红外感应器 使用者判断 使用者手部 数据可视化 自动检测 自动判断 自动停水 智能 单片机 扫描仪 洗手池 洗手液 液晶屏 显示屏 扫描 帮助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洗手水龙头通过红外感应器自动检测是否有使用者,检测到用户后,启用扫描仪检测使用者手上的污染物的大致种类和数量,并将检测到的数据可视化的显示在LED或液晶屏上,通过单片机的计算,算出所需要的水量和洗手液的流量,然后水龙头出水,出水的同时间断扫描使用者的手部,检测手部上的污染物的大致种类和数量,并实时的反映在显示屏上,以帮助使用者判断自己是否洗干净,当使用者手部离开洗手池,或者自动判断手部已经洗干净时,水龙头自动停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洗漱用具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卫生保洁污染物检测水流及洗手液的计算及控制的智能洗手水龙头。
背景技术
现在的洗手方式,不论是公共场所的洗手间,还是家居的洗手方式,亦或是对清洁度要求极高的医院,都是采用的粗放式的方式,既用大水流冲,洗手液的取用也是随意的。这样不仅对水资源是一种浪费,而且洗手的效果并没有保证,除了目视,基本没有办法知道是否已经洗干净。
目前,市场上已经有很多红外感应式水龙头,它是通过红外线反射原理,当人体的手放在水龙头的红外线区域内,红外线发射管发出的红外线由于人体手的摭挡反射到红外线接收管,通过集成线路内的微电脑处理后的信号发送给脉冲电磁阀,电磁阀接受信号后按指定的指令打开阀芯来控制水龙头出水;当人体的手离开红外线感应范围,电磁阀没有接受信号,电磁阀阀芯则通过内部的弹簧进行复位来控制水龙头的关水。这种水龙头除了可做到一定程度上的节水外,也因为开关水由感应器自动完成,无需接触水龙头,可有效避免细菌交叉感染。另一种是水龙头连接着医用酸性氧化电位消毒水机,这是消毒用水龙头。这几种水龙头都存在着智能化程度不高,水浪费严重,清洗效果没有保证,不能反馈清洗效果等不足,在未来智能家居的发展浪潮中,这种不精确不能控制的方式是不符合要求的。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普通洗手水龙头存在的上述问题而发明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智能洗手水龙头,解决了人们在洗手时没有一个合适的洗手条件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洗手水龙头,包括显示屏、水龙头、扫描仪、红外感应器、洗手池。红外线感应器与洗手池连接,红外线感应器后部与扫描仪连接之后投递给显示屏。
所述红外线感应器包括红外发射管,所述红外线发射管发出的红外线,通过集成线路内的微电脑处理后的信号发送给脉冲电磁阀,电磁阀接受信号后按指定的指令打开阀芯来控制水龙头出水。
上述智能洗手水龙头,优选方式下,所述扫描仪扫描检测的方法为:用射线的扫描,或者用特殊的传感器。将检测到的数据可视化的显示在LED或液晶屏上。
上述智能洗手水龙头,优选方式下,所述扫描仪与单片机连接,通过所述单片机的计算,算出所需要的水量和洗手液的流量,然后智能化判断使用者是否洗干净手,并判断停水的时间。
本发明在公共场所或者家用卫生间中,用户洗手时,将手放到水龙头下,水龙头自动出水,同时会自动扫描用户的手部,检测手上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并将其可视化的显示在显示屏上,同时计算所需的水和洗手液的流量,在用户离开或者手的清洁度已经达到要求,水龙头自动停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智能洗手水龙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显示屏,2、水龙头,3、扫描仪,4、红外感应器,5、洗手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对本发明再作进一步地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智能洗手水龙头,包括显示屏1、水龙头2、扫描仪3、红外感应器4、洗手池5。红外线感应器4与洗手池5连接,红外线感应器4后部与扫描仪连接之后投递给显示屏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今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大连今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21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