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贮液器及该贮液器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51894.6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743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3/00 | 分类号: | F25B4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贮液器 制造 方法 | ||
一种贮液器及该贮液器的制造方法,贮液器包括壳体、封头组件,壳体与封头组件连接且相对密封,贮液器具有腔体,封头组件具有周壁部、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周壁部成形于封头组件的周向外侧,第一通道与腔体连通。第二通道包括第一连通部、第二连通部与第三连通部,壳体具有与周壁部相对应的第一内侧壁,第二连通部贯穿周壁部并与壳体的第一内侧壁相面对。壳体的第一内侧壁具有向封头组件突出的突起部,突起部具有第一接触部,第一接触部环绕第二连通部,第一接触部与封头组件接触和/或小间隙配合,这样可减少贮液器内通过第二连通部而产生的内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贮液器及该贮液器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贮液器通常包括封头、壳体和过滤组件,封头与壳体形成内腔,过滤组件位于内腔。
贯穿封头的流体通道连通内腔与外侧,且流体通道在封头的周侧具有开口。壳体内侧与封头的周侧间一般采用间隙配合的安装方式,一部分流体会通过开口直接从周侧与壳体内壁之间的间隙流入内腔且不穿过过滤组件,无法起到过滤水分和杂质的目的。
因此,需要设置减少内部泄漏的结构,进而提高过滤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相对减少贮液器内部的泄漏,进而提高过滤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贮液器,包括壳体与封头组件,所述贮液器具有腔体,所述封头组件具有顶部、底部与周壁部,所述周壁部成形于所述封头组件的周向外侧,所述顶部与所述底部相对设置在该周壁部的两端,所述封头组件还具有肩部,所述壳体具有配合部,所述配合部与所述肩部抵接或间隙配合;
所述封头组件具有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所述顶部设有第一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为所述第一通道的一端端口,所述底部设有第一孔口,所述第一孔口为所述第一通道的另一端口,所述第一通道不直接贯穿所述周壁部;
所述顶部还设有第二接口,所述第二通道包括第一连通部、第二连通部与第三连通部,所述第二接口为所述第一连通部的一端端口,所述第一连通部的另一端口连通所述第二连通部,所述第三连通部的一端端口为其与所述第二连通部的连通部,所述底部还设有第三接口,所述第三接口为所述第三连通部的另一端口;
所述第一连通部与所述第三连通部不直接连通,所述壳体具有与所述周壁部相对应的第一内侧壁,所述第二连通部贯穿所述周壁部并与所述壳体的第一内侧壁相面对;
所述壳体的第一内侧壁具有向所述封头组件突出的突起部,所述突起部具有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环绕所述第二连通部,所述封头组件具有与所述第一接触部相对应的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二接触部相接触和/或小间隙配合。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贮液器的减少泄漏的结构的制造方法,所述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种贮液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贮液器至少包括壳体和与所述壳体固定且连接的封头组件;
所述制造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在所述封头组件通过切削和/或冲压的方式成形出周壁部、顶部、底部,在所述封头组件内通过铣的方式制造第一通道、第一连通部、第二连通部、第三连通部,在所述第二连通部靠近所述周壁部的一端加工第二接触部;
将所述封头组件组装入所述壳体;
将所述壳体上与所述第二连通部相对应的位置进行冲压,使所述壳体形成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压紧贴合和/或小间隙配合所述第二接触部。
该方案可相对减少贮液器通过第二连通部而产生的内部泄漏。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贮液器的主视示意图;
图2示出了沿图1中A-A线的剖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18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重卡汽车空调用膨胀阀进出铝管总成及其加工工艺
- 下一篇:气液分离器制造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