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第三方支付互联互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51595.2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89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陆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唯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20/02 | 分类号: | G06Q20/02;G06Q20/08;G06Q20/16;G06Q20/38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禾翰通律师事务所 31319 | 代理人: | 张爱民;李丹丹 |
地址: | 200050 上海市长宁***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区块 技术 第三 支付 互通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第三方支付互联互通方法,第一步,为为区块链系统建立节点的等级结构;第二步,支付信息在可信任节点中的共享;建立了等级结构,并且每次支付实现信息的互通,通过区块链知识的应用,将第三方支付信息保存都更加彻底,弥补了第三方支付领域在区块链技术上的空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区块链支付领域,为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第三方支付互联互通方法。
背景技术
第三方支付已经成为我国金融服务体系特别是支付结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历程的研究,探究第三方支付发展的必然和未来趋势。在新技术浪潮下,特别是大数据技术发展的背景下,第三方支付已经超越了支付结算功能,逐步迈向互联网金融。第三方支付如何运用积累的海量数据,并通过创新渠道提供互联网金融产品,将是研究互联网金融模型的重要现实范例。第三方支付之间的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也十分必要,有利于其更深入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解决或部分解决上述问题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第三方支付互联互通方法。
为达到上述技术方案的效果,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第三方支付互联互通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第一步,为区块链系统建立节点的等级结构;等级结构分为三层,第一层为管理节点,第二层为企业节点,第三层为普通用户节点,管理节点的个数为被限定为M个,企业节点的个数被限定为N个,普通用户节点的个数被限定为L个,M、N、L为正整数;管理节点为政府的相关部门,企业节点为第三方支付的服务提供方,普通用户节点为需要查询的普通民众以及企业;管理节点与政府的相关部门、企业节点与第三方支付的服务提供方为绑定的;普通用户节点与需要查询的普通民众以及企业不是绑定的,设当前的时间为t,t为当前的北京时间,当前需要查询的普通民众以及企业为Y(T1,T2),Y为需要查询的普通民众以及企业,T1、T2为当前需要查询的普通民众以及企业查询的开始时间与结束时间,T表示当前需要查询的普通民众以及企业查询的时间,当T≤1t≤T2时,为当前需要查询的普通民众以及企业分配普通用户节点,分配的顺序为T1的大小的升序;
第二步,支付用户向第三方支付的服务提供方发起支付请求,第三方支付的服务提供方负责生成支付指令,传递支付指令、执行支付指令,支付指令包含付款人、收款人、支付金额,将支付指令连同第三方支付的服务提供方的名称、支付的时间、支付的原因、支付的结果打包成支付信息放入区块链系统中区块中,并打上时间戳;支付的结果分为两种成功、不成功两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唯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唯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15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