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双动力切换功能的无门风雨密百叶窗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51074.7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69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坚;薛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丰源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7/086 | 分类号: | E06B7/086;E06B7/098;E06B7/16;B63B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400 江苏省泰州市泰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枢接 百叶窗 气动执行器 手动执行器 脱离器 双动力切换 滑动 风雨密 齿轮 百叶 拨叉 拨杆 滑槽 拉条 啮合 驱动 齿轮啮合 气动控制 驱动拨杆 手动控制 轴向延伸 蜗轮轴 自由边 紧急状态 船用 定销 竖直 转动 自由 | ||
本发明属于船用窗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具有双动力切换功能的无门风雨密百叶窗,包括框架、安装于框架上的气动执行器和手动执行器、由气动执行器或手动执行器竖直驱动的拉条和平行枢接于框架上的若干百叶,每个百叶的自由边通过连杆枢接于拉条上;手动执行器中还设置有脱离器,脱离器包括枢接于箱体上的拨杆、枢接于拨杆自由端的拨叉以及用来驱动拨杆转动的止定销;蜗轮轴上具有沿轴向延伸的滑槽,第四齿轮能沿滑槽滑动,拨叉用来驱动第四齿轮在与第三齿轮啮合和不啮合的两个位置滑动。本发明脱离器能够让百叶窗在气动控制和手动控制之间切换,解决了紧急状态下气动执行器不工作带来的隐患,使用更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用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使用更方便的双动力无门风雨密百叶窗。
背景技术
无门风雨密百叶窗是钢质百叶窗的替代产品,特别适用于通风需求大,操作空间狭小,又有风雨密型要求的场所。当无门风雨密百叶窗要设在船舶烟囱高处、船舷外侧等需要额外架设梯子和平台,一般操作人员平常难以手动操作。采用手动执行器来远距离控制这种位置的百叶窗就有操作方便的优点。但气动系统一旦损坏,维修不便,紧急状态下会出现新的隐患。因此本公司开发了一种气动、手动双动力的无门风雨密百叶窗,其中所用的气动执行器和手动执行器通过同一根驱动轴来控制百叶开合,然而手动执行器会阻碍气动执行器的工作,导致气动执行器无法单独使用。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更方便的双动力无门风雨密百叶窗。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具有双动力切换功能的无门风雨密百叶窗,包括框架、安装于所述框架上的气动执行器和手动执行器、由所述气动执行器或手动执行器竖直驱动的拉条和平行枢接于所述框架上的若干百叶,每个百叶的自由边通过连杆枢接于所述拉条上;
所述气动执行器包括固定于所述框架上的气缸、连接在所述气缸的主轴上的第一齿条、枢接于所述框架底部的驱动轴和设于所述拉条下方的第二齿条,所述驱动轴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的第一齿轮和与所述第二齿条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条用来顶升所述拉条;
所述手动执行器包括固定于所述框架内的箱体、枢接于所述箱体上的蜗轮轴和蜗杆,所述蜗轮轴平行于所述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上固定有第三齿轮,所述蜗轮轴上设有与所述第三齿轮啮合的第四齿轮和与所述蜗杆啮合的蜗轮,所述蜗杆外端固定有手轮;
所述手动执行器中还设置有脱离器,所述脱离器包括枢接于所述箱体上的拨杆、枢接于所述拨杆自由端的拨叉以及用来驱动所述拨杆转动的止定销;所述蜗轮轴上具有沿轴向延伸的滑槽,所述第四齿轮能沿滑槽滑动,拨叉用来驱动所述第四齿轮在与所述第三齿轮啮合和不啮合的两个位置滑动。
具体的,所述框架上固定有若干密封条,在百叶窗关闭时,所述密封条能封闭相邻百叶的缝隙。
具体的,所述框架内设有两根拉条,两根拉条连接百叶的两端,所述驱动轴上设有两个分别驱动其一拉条的第二齿条。
进一步的,所述拉条上设有多个竖直延伸的腰型孔,所述框架的内壁设有穿过所述腰型孔的凸子。
具体的,所述框架的上方设有一对吊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双动力无门风雨密百叶窗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脱离器能够让百叶窗在气动控制和手动控制之间切换,解决了紧急状态下气动执行器不工作带来的隐患,使用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双动力无门风雨密百叶窗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A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实施例双动力无门风雨密百叶窗的右视图;
图4为手动执行器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丰源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丰源船舶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10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