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TCP补包机制的智能UDP组播文件分发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49497.5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59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罗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自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18 | 分类号: | H04L12/18;H04L29/06;H04L29/08;G06F3/048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210042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tcp 机制 智能 udp 文件 分发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TCP补包机制的智能UDP组播文件分发系统,包括:组播控制端用于将组播文件对应生成投递计划文件后发出;多个组播分发端用于实时监听并获取所述投递计划文件并解析后按照解析结果自组播控制端下载组播文件至指定目录,以及将下载完成的组播文件按照分发机制进行组播分发;多个组播接收终端用于实时接收组播控制端发出的投递计划文件并解析后根据解析结果启动相应端口与多个组播分发端对接并接收组播文件;实时统计当前组播轮次组播文件的接收状态数据上传至组播控制端并返回组播文件的调度结果。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带TCP补包机制的智能UDP组播文件分发方法。应用本发明方法可实现进程间高效且可靠的数据传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TCP补包机制的智能UDP组播文件分发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大多数操作系统上的传输层都采用TCP(Transmission ControlProtocol),以实现可靠的点对点通信。当需要实现一组进程间的可靠通信时,多数应用层上的实现方式为给每个进程建立与之通信的各个进程之间的点对点连接,显然,这种进程组的通信方式消耗了大量的带宽,效率较低。UDP是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中一种无连接的传输层协议,UDP组播虽然能实现进程组之间的组播,但不能保证可靠的数据传输。此外,UDP封包受到数据长度的限制,现有的UDP组播并不属于流式传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带TCP补包机制的智能UDP组播文件分发系统及方法,其通过TCP补包机制来弥补UDP组播可靠性较低的缺陷,实现进程间高效且可靠的数据传输。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带TCP补包机制的智能UDP组播文件分发系统,包括:
组播控制端,其用于将组播文件对应生成投递计划文件后发出;
多个组播分发端,其用于实时监听并获取所述投递计划文件;解析所述投递计划文件并按照解析结果自所述组播控制端下载所述组播文件至指定目录,以及将下载完成的所述组播文件按照分发机制进行组播分发;
多个组播接收终端,其用于实时接收所述组播控制端发出的所述投递计划文件,解析所述投递计划文件,根据解析结果启动相应端口与所述多个组播分发端对接并接收所述组播文件;实时统计当前组播轮次所述组播文件的接收状态数据上传至所述组播控制端并返回所述组播文件的调度结果:所述调度结果为继续组播接收、开启TCP补包模式或删除该组播文件。
优选的是,所述组播控制端还包括集中分发管理软件提供的人机交互界面,其用于设置所述投递计划文件,所述投递计划文件包括组播分发任务列表、组播计划和UDP组播服务参数。
优选的是,所述组播分发任务列表还包括删除组播文件操作界面,其用于删除部分组播文件并同时设置其调度结果为删除该组播文件;
所述组播分发任务列表还包括文件组播优先级操作界面,其用于设置部分组播文件优先级,以使得部分组播文件在每个组播轮次优先多次循环发送
优选的是,所述分发机制为:在指定目录下,按所述组播计划顺序读取文件,按协议格式转为带唯一标识的UDP数据包,然后按照设定的UDP组播参数进行组播分发;
其中,UDP数据包格式为广播序号+组播文件编号+UDP数据包序号+UDP数据包有效数据大小+有效数据;所述UDP组播参数包括组播ip、组播端口号、带宽、发送起始时间和发送终止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自科技(南京)有限公司,未经乐自科技(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94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