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转炉炉渣冷却余热利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49049.5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56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可;李平;周信永;刘学炉;刘亚雷;闫家兴;彭峰;陶海常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东实开能能源有限公司;广东开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阳江开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3/06 | 分类号: | C21B3/06;C21B3/08;F27D17/00;F28C3/16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刘克宽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雾化喷嘴 换热 利用装置 加压装置 冷却余热 转炉炉渣 炉渣 错开设置 换热系数 换热效果 炉渣余热 余热利用 扰动度 篦冷机 冷风 喷雾 停留 | ||
本发明涉及炉渣余热利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转炉炉渣冷却余热利用装置,包括篦冷机、四个雾化喷嘴和驱使雾化喷嘴喷晒的加压装置;通过设置四个雾化喷嘴进行换热,与冷风换热相比,喷雾换热能够大大增强与炉渣间的换热系数,极大的提高换热效果;另外,四个雾化喷嘴处于同一平面,且相对的雾化喷嘴是错开设置的,在加压装置的驱使下,可以有效形成回旋上升的气流,增强气流的扰动度,延长路径和停留时间,从而促进换热的进行,解决了以往余热利用系数较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炉渣余热利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转炉炉渣冷却余热利用装 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炼钢炉种类繁多,如转炉、电炉等。其中转炉炉体用钢板制成,呈圆筒形,内 衬耐火材料,吹炼时靠化学反应热加热,不需外加热源,是最重要的炼钢设备。目前我国钢 铁工业中,炼钢炉的炉型以转炉应用最多。一般转炉炉渣温度高达1200℃,若能有效利用该 部分热能,将能大大节约炼钢的总能耗,切实推进钢铁行业中的节能减排工作。
目前,最常用的余热利用方式就是将转炉炉渣经篦冷机降温后进再经破渣器进入料仓, 期间篦冷机需要有大量冷风鼓入,对炉排进行冷却,以防止炉排温度过高,另一方面冷风对 炉渣进行换热,热风可以有效利用其热量,实现节能,但是由于冷空气与炉渣的接触面小, 空气与炉渣换热系数也较低,炉渣热量利用效果较差,为此只使用篦冷机的冷风冷却难以实 现炉渣的热量的深度回收,若想增加热量回收而延长篦冷机的长度,又有投资过大,综合效 益不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适用于转炉炉渣冷却余热利用装 置,该装置能够解决余热利用系数较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适用于转炉炉渣冷却余热利用装置,包括篦 冷机、四个雾化喷嘴和驱使雾化喷嘴喷晒的加压装置;篦冷机包括机架、水冷式振动篦床和 送风机构;机架开设有相互连通的炉渣入口和炉渣出口以及相互连通的空气入口和烟气出 口,送风机构与空气入口连通;水冷式振动篦床安装在机架的内部;机架包括竖立设置的前 墙、位于机架上端面的背墙以及分别设置在机架两侧的左侧墙和右侧墙,前墙与背墙相交设 置并且最小夹角的角度为a;炉渣入口位于前墙与背墙的相交处;四个雾化喷嘴分别为前墙 雾化喷嘴、背墙雾化喷嘴、左侧墙雾化喷嘴和右侧墙雾化喷嘴,各个雾化喷嘴均以相同的角 度对应地倾斜穿插在前墙、背墙、左侧墙和右侧墙上,前墙雾化喷嘴与前墙的最小夹角为b; 各个雾化喷嘴的中轴线均在同一平面上,前墙雾化喷嘴的中轴线和背墙雾化喷嘴的中轴线不 重合;角度a等于两倍的角度b。
其中,前墙雾化喷嘴与前墙的上边沿之间的距离是前墙雾化喷嘴与前墙的下边沿之间的 距离的2/3倍。
其中,前墙雾化喷嘴与前墙的左边沿之间的距离是前墙雾化喷嘴与前墙的右边沿之间的 距离的2/3或3/2倍。
其中,俯视各个雾化喷嘴的中轴线所处的同一平面,前墙雾化喷嘴的中轴线与前墙之间 的夹角、背墙雾化喷嘴的中轴线与背墙之间的夹角、左侧墙雾化喷嘴的中轴线与左侧墙之间 的夹角、右侧墙雾化喷嘴的中轴线与右侧墙之间的夹角均可以为30°至80°。
其中,前墙雾化喷嘴的中轴线与前墙之间的夹角、背墙雾化喷嘴的中轴线与背墙之间的 夹角、右侧墙雾化喷嘴的中轴线与右侧墙之间的夹角均为46°,左侧墙雾化喷嘴的中轴线与 左侧墙之间的夹角为58°。
其中,加压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空气过滤器、空气流量计、水泵和水流量计,水泵与 水流量计相连;空气压缩机通过气管与空气过滤器连接,空气过滤器与空气流量计连接;水 流量计和空气流量计分别将高压水和空气通过水管和气管与雾化喷嘴连接。
其中,篦冷机还包括破渣器,破渣器安装在机架的内部并位于水冷式振动篦床的前方。
其中,送风机构包括多个安装在机架下方的鼓风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东实开能能源有限公司;广东开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阳江开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东实开能能源有限公司;广东开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阳江开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90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