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平面应力模型的隧道突水物理模拟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48812.2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94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周辉;史林肯;卢景景;陈建林;何世海;高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7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面 应力 模型 隧道 物理 模拟 试验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平面应力模型的隧道突水物理模拟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系统包括试验结构架、密封箱、地应力加载组件、水压加载组件、数据采集监测组件,
所述密封箱为六块钢化玻璃板组成的立方体状,所述密封箱位于安装框架内,位于水平纵向两侧的两个所述钢化玻璃板的中部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圆形钢化玻璃板;所述密封箱安装在所述试验结构架上,所述密封箱内填充有试验层,所述试验层为流固耦合相似材料铺设而成,所述密封箱的内壁和所述试验层之间铺设有密实隔水材料层,位于上方的所述密实隔水材料层和所述试验层之间铺设有透水材料层;
所述地应力加载组件包括多个竖向动力加载单元和多个水平动力加载单元,多个所述竖向动力加载单元的固定端安装在所述试验结构架上,多个所述竖向动力加载单元的伸缩端沿竖向伸缩,多个所述竖向动力加载单元的伸缩端等间距作用在所述密封箱的上侧,多个所述水平动力加载单元沿竖向对称设置有两组,每组所述水平动力加载单元的固定端安装在所述试验结构架上,每组所述水平动力加载单元的伸缩端均沿水平横向伸缩,每组所述水平动力加载单元的伸缩端分别对应等间距作用在所述密封箱的水平横向两侧;
所述水压加载组件包括水箱、水压加载泵和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和所述水箱连通,所述水压加载泵安装在所述进水管上,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多个支路,每个支路均对应和渗流管道连通,所述渗流管道设置在上方的所述密实隔水材料层中;
所述数据采集监测组件包括位移变形传感器、渗压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高速摄像机以及计算机,所述位移变形传感器、渗压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埋设在所述试验层中,所述位移变形传感器、渗压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均和所述计算机相连接,所述高速摄像机安装在所述试验结构架外侧,用于全程记录围岩渗透失稳全过程;
所述试验结构架包括底基座和安装在所述底基座上的试验框架,所述试验框架包括两个支撑板和一个连接板,两个所述支撑板沿水平横向相对安装在所述底基座上,两个所述支撑板的顶部通过所述连接板连接;
所述试验框架还包括位于所述试验框架内的加强框架,所述加强框架包括两个竖向加强板和一个横向加强板,两个所述竖向加强板均和所述支撑板平行,两个所述竖向加强板安装在所述底基座上,所述竖向加强板和与所述竖向加强板位于同一侧的所述支撑板之间通过多个等间距的侧肋板连接,两个所述竖向加强板的顶端通过所述横向加强板连接,所述横向加强板和所述连接板之间通过多个等间距的上肋板连接;
所述侧肋板上可转动地与定位板的一端连接,所述定位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框架位于水平横向同侧的侧边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面应力模型的隧道突水物理模拟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钢化玻璃板和所述安装孔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面应力模型的隧道突水物理模拟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压加载组件还包括稳压器,所述稳压器和所述水压加载泵并联在所述进水管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面应力模型的隧道突水物理模拟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竖向动力加载单元的固定端安装在所述横向加强板上,多个所述竖向动力加载单元的伸缩端均作用在一个第一加压板上,所述第一加压板作用在所述密封箱的上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面应力模型的隧道突水物理模拟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水平动力加载单元的固定端均安装在同侧的所述竖向加强板上,每组所述水平动力加载单元的伸缩端均作用在一个第二加压板上,所述第二加压板作用在同侧的所述密封箱的水平横向侧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881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