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成式短波红外光学成像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48257.3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98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钟兴;刘江;王伟;鲍松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8/10 | 分类号: | G01V8/10;G01N21/01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邦菁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2214 | 代理人: | 王丹阳 |
地址: | 1300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短波 掩膜板 色散 红外探测器 分光组件 图像融合 物镜组 前置 图像 红外光学成像系统 编码解码装置 集成式 分辨率 融合 超分辨率图像 多光谱图像 成像模式 发明集成 光学设计 节省空间 偏振光栅 偏振图像 亚像素 子空间 分光 共焦 光路 焦面 紧靠 清晰 | ||
1.一种集成式短波红外光学成像系统,包括:短波红外探测器(1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置物镜组、色散分光组件、掩膜板(12)、编码解码装置和图像融合单元,前置物镜组的一侧设有色散分光组件,前置物镜组与色散分光组件的光路的共焦面上设置有掩膜板(12),掩膜板(12)紧靠短波红外探测器(13),所述掩膜板(12)上设有偏振光栅和由编码解码装置编码得到的亚像素子空间编码;
探测目标光束经前置物镜组会聚后分成三路:一路光束经色散分光组件色散分光后在短波红外探测器(13)上得到具有光谱信息的色散型分光多光谱图像;一路光束经亚像素子空间编码后在短波红外探测器(13)上得到编码调制图像,通过编码解码装置解码获得超分辨率图像;一路光束经偏振光栅偏振后在短波红外探测器(13)上得到具有偏振特性的分焦面偏振图像;
图像融合单元融合色散型分光多光谱图像、超分辨率图像和分焦面偏振图像,且融合后的图像的分辨率高于色散型分光多光谱图像、超分辨率图像和分焦面偏振图像中的任意一个。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短波红外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振光栅为在掩膜板(12)上设有若干栅格行,每行栅格行包括沿0°、45°、90°、135°四个方向金属栅线且与短波红外探测器(13)上像元尺寸相同的栅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短波红外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亚像素子空间编码为在掩膜板(12)上与短波红外探测器(13)上像元尺寸相同区域4×4等分,得到16个子空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集成式短波红外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过编码解码装置的编码作用来控制每个子空间的透光状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短波红外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亚像素子空间编码为固定的编码图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短波红外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路光束经色散分光组件色散分光后,Nyquist频率处各分光谱段的调制传递函数均保持在0.5以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短波红外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物镜组的焦距为60mm,相对孔径为1/4,视场角为20°,光谱范围为1μm~2.5μ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短波红外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物镜组包括多块透镜,透镜的材料为ZF12、CaF2或Silica。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短波红外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色散分光组件包括反射棱镜(8)、入射狭缝(9)、场镜(10)和色散分光元件(11);
前置物镜组出射的光束依次经反射棱镜(8)反射、入射狭缝(9)限制辐射通量、场镜(10)压缩、色散分光元件(11)色散分光反射、场镜(10)压缩和反射棱镜(8)反射,入射到共焦面。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短波红外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融合单元的融合包括图像分解变换、图像叠加和图像分解逆变换三个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825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