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救生管道折叠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48032.8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59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陈巧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速捷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B1/20 | 分类号: | A62B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304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救生管道 折叠 变形 对折 上下两侧 工字形 管道口 折叠的 按压 左右对称 对折处 拉直 盘状 施力 贴合 错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救生管道折叠的方法,将救生管道折叠,通过以下步骤实现:步骤1)将救生管道拉直;步骤2)对救生管道左右对称两侧施力变形,使变形后的管道显8字形;步骤3)通过按压变形后的8字形救生管道的上下两侧,使上下两侧与中间贴合,形成一个紧密的工字形;步骤4)把折叠好的工字形救生管道对折,使对折后的两个管道口略微错位;步骤5)然后从对折处开始卷,使卷起来的救生管道成一个盘状,救生管道的两个管道口正好在上方,本发明结构简单、方便实用,能够快速的折叠,使折叠后救生管道更快速的打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折叠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救生管道折叠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地震灾害严重的国家,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由于地震波传播快、能量大,现有的建筑抗震等级低等因素,目前,地震仍然以其不可预知性给人类生活生产造成了巨大灾难。近年我国发生的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和芦山地震,大批房屋倒塌,大量人员伤亡,不仅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更给灾区人民造成了难以估量的心理创伤。一般说来,地震时间仅有几秒到几十秒的时间,一旦发生地震,人们很难在短时间内逃离建筑物,特别是高层建筑物;而地震引起的房屋倒塌经常使受害者被压在倒塌的建筑物下,由于救援的人员在发现倒塌的下面有人员时,往往需要处理塌陷的建筑物,而无法及时救援,延误抢救时机。
现有的救生管道大部分卷成盘状以减少管道的体积,而在救生时,由于救生管道的体积没有变化,导致在救援很多发现的救援通道由于管道的体积而无法及时使用,延误抢救时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救生管道折叠的方法。该结构设计新颖、独特,能够在需要的时候快速展开,提供救援时机。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救生管道折叠的方法,将救生管道折叠,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1)将救生管道拉直;
步骤2)对救生管道左右对称两侧施力变形,使变形后的管道显8字形;
步骤3)通过按压变形后的8字形救生管道的上下两侧,使上下两侧与中间贴合,形成一个紧密的工字形;
步骤4)把折叠好的工字形救生管道对折,使对折后的两个管道口略微错位;
步骤5)然后从对折处开始卷,使卷起来的救生管道成一个盘状,救生管道的两个管道口正好在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救生管道包括圆形或椭圆形。
进一步的,所述救生管道的材料为软性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软性材料包括橡胶、尼龙或聚氨酯合成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救生管道包括双层管道,所述双层管道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连接管道口。
进一步的,所述管道口设置有充气口,所述充气口连接空腔,所述充气口进气时,所述空腔膨胀,所述救生管道由空腔膨胀支撑成型,形成一个可容纳一个人通行的管道。
进一步的,所述救生管道设置有安全吊绳或攀爬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救生管道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连接空腔。
进一步的,所述救生管道的表面设置有胶布、帆布、涤纶纱或亚麻编织物,所述胶布、帆布、涤纶纱或亚麻编织物能够增强救生管道的强度,防止刮伤、蹭破。
进一步的,所述管道口设置有快速接头,所述快速接头能够快速的连接相同的救生管道,使现有救生管道的长度加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折叠后减小救生管道的空间,方便存放(2)折叠后可满足稍小搜救通道。(3)本发明的折叠方法,在盘状展开后,通过充气可更加方便的膨胀支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速捷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未经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速捷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80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逃生装置的安装机构
- 下一篇:一种逃生性能改良的高层建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