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压式烟气脱硝反应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47977.8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460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徐力;杨继敏;江冰洁;李有弟;崔建民;陈文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安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D53/56;B01D53/88 |
代理公司: | 郑州立格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6 | 代理人: | 田磊;贺保平 |
地址: | 455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旁通烟道 催化剂 第一层 主烟道 进气口 催化剂单元 烟气脱硝反应器 可调压式 出气口 催化剂位置 矩阵分布 壳体侧壁 同一水平 脱硝反应 外侧设置 烟气闸板 盖板 壳体 | ||
一种可调压式烟气脱硝反应器,包括主烟道、第一旁通烟道和第二旁通烟道,主烟道内自上而下设置第一层催化剂和第二层催化剂;所述第一层催化剂包含四个催化剂单元,该四个催化剂单元设置在同一水平高度,按照2X2矩阵分布,催化剂单元之间设置间隔,在间隔上方设置盖板在所述的第一层催化剂位置的主烟道壳体外侧设置第一旁通烟道,第一旁通烟道进气口设置于第一层催化剂上方的壳体侧壁,第一旁通烟道进气口设置烟气闸板,第一旁通烟道出气口设置于第一层催化剂下方主烟道内,在所述的第一旁通烟道内部进气口与出气口之间设置旁通烟道催化剂。本发明可以增大脱硝反应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窑炉、钢铁、水泥、发电等行业的烟气脱硝处理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玻璃窑炉的调压式烟气脱硝反应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玻璃行业中,尾气需要经过除尘、脱硝、脱硫等环保工艺才能排放到大气中。其中在脱硝环节中,经过除尘的烟气需要在适当的温度下通过脱硝催化剂的作用,使烟气中造成污染的氮氧化物与氨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氮气和水排放至大气中。尽管烟气在进入脱硝反应器前要经过除尘处理,但仍然含有大量粉尘,而无论是蜂窝式催化剂、板式催化剂还是波纹式催化剂,为了增加与烟气的接触面积,催化剂中的烟气通道都很狭窄,导致催化剂很容易堵塞,堵塞后导致烟道气压升高,影响生产的稳定性,甚至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针对烟气脱硝反应器容易堵塞的情况,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调压式烟气脱硝反应器。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了下述的技术方案:一种可调压式烟气脱硝反应器,包括主烟道、第一旁通烟道和第二旁通烟道,所述主烟道内自上而下设置第一层催化剂和第二层催化剂;
所述第一层催化剂包含四个催化剂单元,该四个催化剂单元设置在同一水平高度,按照2X2矩阵分布,催化剂单元之间设置间隔,在间隔上方设置盖板,阻挡烟气从催化剂单元间隔通过,在所述的第一层催化剂位置的主烟道壳体外侧设置第一旁通烟道,第一旁通烟道进气口设置于第一层催化剂上方的壳体侧壁,第一旁通烟道进气口设置烟气闸板,第一旁通烟道出气口设置于第一层催化剂下方主烟道内,在所述的第一旁通烟道内部进气口与出气口之间设置旁通烟道催化剂;
所述第二层催化剂包含四个催化剂单元,该四个催化剂单元设置在同一水平高度,按照2×2矩阵分布,催化剂单元之间设置间隔,在间隔上方设置盖板,阻挡烟气从催化剂单元间隔通过,在所述第二层催化剂位置的壳体外侧加装第二旁通烟道,第二旁通烟道进气口设置于第二层催化剂上方的壳体侧壁,第二旁通烟道进气口设置烟气闸板,第二旁通烟道出气口设置于第二层催化剂下方主烟道内,在所述的第二旁通烟道内部进气口与出气口之间设置旁通烟道催化剂。
所述第一旁通烟道进气口烟气闸板和第二旁通烟道进气口烟气闸板开度可调。
所述第一旁通烟道进气口和第二旁通烟道进气口的数量可以为多个。
所述第一旁通烟道出气口设置于第一层催化剂催化单元中间间隔处,第二旁通烟道出气口设置于第二层催化剂催化单元中间间隔处。
本发明可以实现脱硝催化剂上、下层烟气负压恒定调整,增大脱硝反应效率,极大延长脱硝反应器的清灰周期。
附图说明
图1 一种可调压式烟气脱硝反应器结构示意图。
图2 一种可调压式烟气脱硝反应器主烟道结构示意图。
图3 一种可调压式烟气脱硝反应器旁通烟道结构示意图。
1 主烟道;2 第一旁通烟道;3 第二旁通烟道;4 进气口;5 烟气闸板;6 盖板;7第一层催化剂;8 第二层催化剂;9 出气口;10 转盘。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安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安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79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