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测重装置及车辆测重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44782.8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13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叶磊;黄茂民;韦仕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海洋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G19/02 | 分类号: | G01G19/02;G01G19/03;G01G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史明罡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车辆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起重机检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测重装置及车辆测重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港口机械的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与此同时,起重机的整体轻量化也被重视。
然而,起重机的整机设计重量和实际整机重量有较大出入,起重机的实际测量困难,测量方法可靠性差,获得的测量结果不准确,从而在设计整体重量时没有可靠的数据参考。
综上所述,如何准确的测量起重机的整机重量,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重装置,采用简支形式的承重梁结构,设计巧妙,操作简单,通过采用承重传感器检测测量体的变形,同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传递至显示器,该测量装置测重准确,可靠性高,成本较低。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了一种车辆测重设备,具有上述测重装置的优点。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重装置,包括承重传力组件、称重传感器以及显示器;
所述承重传力组件包括承重平台、基座本体以及至少两个测量体,所述测量体竖向嵌设于所述基座本体,所述测量体包括受力端,所述承重平台设置于所述基座本体的上部且与所述受力端相抵接;
所述称重传感器固定设置于所述测量体且通过导线与所述显示器电连接。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测重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基座本体设置有至少两个嵌设孔,所述嵌设孔的数量等于所述测量体的数量,所述测量体一一对应的竖向嵌设于所述嵌设孔且使所述受力端凸出于所述基座本体的上表面;
所述承重平台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用于设置待称重物体,所述第二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受力端相匹配的凸起部。
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凸起部的表面为球面;
所述受力端设置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的表面为与所述凸起部相匹配的球面。
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基座本体还设置有第一导向部,所述第一导向部的设置方向与所述嵌设孔的设置方向相同;
所述承重平台还设置有第二导向部,所述第二导向部用于和所述第一导向部配合。
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向部为导向孔,所述导向孔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开设于所述嵌设孔的两侧;
所述第二导向部为垂直于所述第二表面向外延伸的凸起,所述第二导向部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凸起部的两侧。
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测重装置还包括过渡件,所述过渡件设置于所述测量体和所述承重平台之间;
所述过渡件包括相对的第一配合端和第二配合端,所述第一配合端与所述凸起部相匹配,所述第二配合端与所述受力端相匹配。
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合端为凹陷状且其表面为与所述凸起部相配合的球面。
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配合端设置有沉孔,所述沉孔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受力端为圆柱状且与所述沉孔相配合。
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测重装置还包括导轨,所述导轨的横截面为工字型,所述导轨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承重平台的远离所述基座本体的一侧。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测重设备,包括两个测重装置,两个所述测重装置并排设置且高度平齐;
所述称重传感器为应变片,所述应变片一一对应的固定设置于所述测量体的表面。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设计巧妙、结构简单,生产、制造方便,操作简单,测量准确,成本较低,可靠性高,具有较好的市场推广前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测重装置的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承重传力组件第一种结构的爆炸图;
图3为图1中基座本体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承重平台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承重传力组件第二种结构的爆炸图;
图6为图5中过渡件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海洋重工有限公司,未经三一海洋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47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