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雨水泵站旱流污水污染物削减的高效组合澄清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44138.0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3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杨珊珊;陈峰;缪平;黄志金;邓依依;王捷;韩国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汀滢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宏波工程咨询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1/1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方专利事务所 31127 | 代理人: | 吴玮;陈逸婷 |
地址: | 201703 上海市青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水污染物 絮体 泵站 污泥回收装置 高效沉淀池 澄清系统 高效组合 雨水泵站 沉降 导流板 污水 去除 削减 管道混合器 污水悬浮物 富营养化 加药系统 搅拌系统 快速去除 斜向设置 营养平衡 沉淀区 反应池 脱水机 有效地 污泥 氨氮 曝气 藻类 废水 河道 透明度 水质 配合 | ||
本发明涉及水、废水、污水或污泥的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雨水泵站旱流污水污染物削减的高效组合澄清系统,反应池通过管道混合器连接加药系统,沉淀区包括预沉区和高效沉淀池,高效沉淀池的导流板为斜向设置,导流板下方设有污泥回收装置,污泥回收装置连接脱水机。本发明能够有效地削减泵站旱流污水污染物,解决泵站旱流污水悬浮物浓度高、沉降快的问题,提升泵站放江水质,对于改善河道黑臭具有显著效果。本通过投加介质,加大絮体的大小,增加絮体密度,加速絮体的沉降。本发明可快速去除SS,显著提升透明度;同时有效去除污水中的COD、BOD、TP,并配合曝气+搅拌系统,对污水中的氨氮有一定的去除率,打破营养平衡,抑制藻类及富营养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废水、污水或污泥的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雨水泵站旱流污水污染物削减的高效组合澄清系统。
背景技术
城市黑臭河道治理工作任重而道远,其中泵站放江污染形势严峻。大量外源性污染物进入河道是河道黑臭的主要原因。生活污水和垃圾及各种重金属等都会引起水体黑臭。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河道,使河水溶解氧急剧下降,导致河道出现黑臭现象。目前上海城区截污纳管工程已基本完成,泵站放江已成为河道污染源的主要排口,因此,解决泵站放江污染问题对消除河道黑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解决雨水泵站旱流污水污染物的问题,只有通过混接管网摸排及改造才能彻底解决,但由于管网改造周期长,污染在短期难实施完成。因此,当前将污染物削减后排河,是解决泵站放江污染较为有效且可行的措施。
针对城市泵站放江污染和初期雨水污染,各大城市都在积极采取对策,如深隧工程、海绵城市等。苏州河段深层排水调蓄管道系统工程现在尚处试验段,投资巨大,技术不成熟,实施难度非常高,全市推广还待试验验证。并且深隧工程暂只能缓解苏州河沿线的初期雨水污染问题,其他城区的泵站初期雨水放江问题仍无法解决,为此需采取远期规划、近期标本兼治、远近结合、多方案协同综合治理的措施,解决泵站放江污染难题。
泵站放江污染的特点包括混接污水量大、集中排放、对河道冲击大、管网通沟污泥浓度高以及泵站占地局限、可用面积小。解决泵站放江污染,应考虑将放江的集中高浓度排放模式改为处理后低浓度分散式排放,配合区域调水、生态净化消除黑道黑臭。同时,在泵站内采用高效快速、模块化、性价比高、抗冲击的污水处理工艺设备削减放江污染物浓度。
国内外对于泵站放江污染物削减的研究较少,无相关的系统性研究。泵站放江问题由来已久,但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旱流截污处理和构建调蓄池,一方面受资金和实施条件的限制,实施难度大,推广进度慢,另一方面,缺少从污染源减量至入河末端处理的系统性研究。为此,市政雨水泵站放江污染问题仍然十分严重。国际上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雨洪控制和管理方面,而对于泵站放江污染物控制研究较少。为此,根据我国城市水污染的成因特点,需要开展系统研究,构建泵站放江污染物削减技术体系,切实有效控制和削减入河污染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新颖、安全可靠的用于雨水泵站内的蓄积的旱流污水污染物削减的高效组合澄清系统,其通过添加介质、絮凝反应、斜管沉淀等措施快速高效解决泵站旱流污水悬浮物浓度高、沉降快的问题,提升泵站放江水质,对于改善河道黑臭具有显著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用于雨水泵站旱流污水污染物削减的高效组合澄清系统,包括进水管、与进水管连接的反应池、设置在反应池下游的沉淀区、管道混合器、加药系统、脱水机、出水管,所述的反应池通过管道混合器连接加药系统,所述的沉淀区包括预沉区和高效沉淀池,所述的高效沉淀池包括刮泥机、导流板,所述的导流板为斜向设置,所述的导流板下方设有污泥回收装置,所述高效沉淀池连接出水管,出水管设置于高效沉淀池底部的略上方位置,所述的污泥回收装置连接脱水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汀滢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宏波工程咨询管理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汀滢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宏波工程咨询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41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