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食品加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42606.0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32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车传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车传东 |
主分类号: | B01F7/18 | 分类号: | B01F7/18;B01F11/00;B01F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食品 加工 装置 | ||
一种新型食品加工装置,包括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内壁体中设置有安设槽,所述安设槽中活动配合安装有内套筒,所述内套筒中口部朝上设置有搅合腔,所述安设槽底端的所述筒体内壁体中分别设置有第一转仓、第二转仓以及第三转仓,所述第二转仓中转动配合安装有左右伸延设置的转杆,所述转杆与所述筒体转动配合连接且左右两侧端尾分别探进所述第一转仓左侧内壁内和第三转仓右侧内壁内,所述第一转仓与所述第二转仓之间的所述筒体中固定安装有电机;本发明大大增加了肉末搅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食品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一些大型酒店厨房内,肉末常被选作制作菜肴的主料或配料,厨师在烹饪前需对肉末进行搅拌或揉捏,使其内的纤维反生改变,使之食用起来更具弹性口感更好,然而传统技术中对于肉末烹饪前搅拌或揉捏这一加工工序一般都是通过手动操作,其操作过程劳动强度大,较为吃力且效率低下,同时通过手动搅拌食品安全卫生无法保障,现有中也有较多的自动搅拌装置,但其价格昂贵,操作复杂,且搅拌方向单一,使得搅拌极为不均匀,严重影响食品加工品质,因此,现有的肉末自动搅拌装置存在较大弊端,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食品加工装置,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新型食品加工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内壁体中设置有安设槽,所述安设槽中活动配合安装有内套筒,所述内套筒中口部朝上设置有搅合腔,所述安设槽底端的所述筒体内壁体中分别设置有第一转仓、第二转仓以及第三转仓,所述第二转仓中转动配合安装有左右伸延设置的转杆,所述转杆与所述筒体转动配合连接且左右两侧端尾分别探进所述第一转仓左侧内壁内和第三转仓右侧内壁内,所述第一转仓与所述第二转仓之间的所述筒体中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左右两侧分别与所述转杆配合连接,所述电机外侧设有减缓装置,所述减缓装置包括减缓板与吸热薄片,所述第一转仓与第三转仓中的所述转杆外表面分别固定设有有第一偏斜轮与第二偏斜轮,所述第二转仓中的所述转杆外表面固定设有有第一锥斜轮,所述第二转仓内顶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锥斜轮配合连接的第二锥斜轮,所述第二锥斜轮顶端固定设有有向上伸延并探进所述安设槽内顶壁且分别与所述筒体以及所述内套筒壁体转动配合连接的转臂,所述安设槽中的所述转臂左右两侧固定设有有多组搅合叶,所述内套筒右下侧的所述筒体中设置有容槽,所述容槽内底壁设置有管控阀,所述管控阀顶端安装有联通所述搅合腔的通管,所述管控阀底端设置有第一排泄槽,所述第一排泄槽底部的右侧端联通设有第二排泄槽,所述第二排泄槽右侧伸延端尾联通所述筒体外端面且固定安装有一排泄管,所述第一排泄槽底部的左侧端设置有推顶结构,所述筒体前侧端面内设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重固定且密封设有透明板。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推顶结构包括联通设置在所述第一排泄槽底部左侧端且与所述第二排泄槽截面大小一致的导送腔,所述导送腔顶端的所述筒体中左右伸延设有燕尾槽,所述导送腔中活动配合安装有推顶板,所述推顶板顶部端面内设有一磁铁,所述推顶板左侧的所述导送腔中与一推顶装置的推顶杆固定连接,所述推顶装置固定安装于所述导送腔左侧内壁内,所述燕尾槽中活动配合安装有燕尾块,所述燕尾块底部端面设置有与所述磁铁相互配合的铁销。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所述燕尾块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排泄槽的宽度。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筒体顶部端面内设置有一灌进口。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安设槽左右两侧内壁内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内套筒左右两侧外端面配合连接的滑孔,所述内套筒左右两侧的顶部端与所述安设槽内顶壁配合安装有弹片。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减缓板设置在所述电机的上端和下端且与所述电机固定连接,所述吸热薄片设置在所述电机的前端和后端且与所述电机的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吸热薄片的上端和下端均与所述减缓板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两片以上的所述吸热薄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车传东,未经车传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26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管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喷射式建筑涂料生产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