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六氢苯酐生产装置和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42402.7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39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林敏;国海光;孙海霞;刘洋洋;王素素;黄雍;孙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迅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307/89 | 分类号: | C07D307/89;B01J8/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锐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6 | 代理人: | 黄海霞 |
地址: | 200008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六氢苯酐 生产 装置 方法 | ||
1.六氢苯酐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原料配制段、加氢反应段、催化剂分离段、气液分离段及产品精馏段;
所述原料配制段包含物料溶解釜和物料泵,所述物料溶解釜设有固体加料口,所述物料泵将物料自所述原料配制段输送进入所述加氢反应段;
所述加氢反应段包含加氢搅拌釜和催化剂反冲管,所述加氢搅拌釜设有氢气入口,所述催化剂反冲管连接有自动加压装置;
所述催化剂分离段包含出料阀和主过滤器,所述主过滤器设置在所述加氢搅拌釜内,所述出料阀一端连接所述主过滤器,所述出料阀另一端连接所述催化剂反冲管;
所述气液分离段包含气液分离罐,所述气液分离罐上设置有自动泄压装置;
所述产品精馏段包含精馏塔、产品储罐和产品输送泵,所述产品输送泵将物料自所述气液分离段输送进入所述精馏塔,所述物料经所述精馏塔精馏后进入所述产品储罐。
2.一种生产六氢苯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六氢苯酐生产装置生产六氢苯酐,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提供四氢苯酐作为原料,通过所述固体加料口向所述物料溶解釜中加入所述原料,将所述原料加热熔融,所述物料泵将熔融后的所述原料输送到加氢反应釜内;
步骤S2,在所述加氢反应釜中加入加氢催化剂,通过所述氢气入口在所述加氢反应釜中通入氢气,控制所述加氢反应釜内温度为110~250度,压力为0.2~10Mpa,所述原料和氢气在所述加氢反应釜内混合并在加氢催化剂催化作用下发生加氢反应,得到六氢苯酐混合溶液;
步骤S3,所述六氢苯酐混合溶液进入所述主过滤器,所述加氢催化剂从所述六氢苯酐混合溶液中分离,得到粗六氢苯酐溶液,当所述出料阀两侧压差增大至0.1~0.5Mpa时,暂停出料并对所述气体反冲管充压,当所述气体反冲管内气压超过加氢反应釜内气压0.2~0.5Mpa时,打开所述出料阀,使附着在所述主过滤器上的加氢催化剂返回所述加氢反应釜内;
步骤S4,所述粗六氢苯酐溶液和所述加氢反应釜内气体进入气液分离罐,所述自动泄压装置将所述气液分离罐内压力泄压至常压;
步骤S5,所述粗六氢苯酐溶液通过所述产品输送泵进入精馏塔进行减压蒸馏,得到的六氢苯酐进入产品储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生产六氢苯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配制段还包括缓冲罐,熔融后的所述原料自所述物料溶解釜进入所述缓冲罐,所述物料泵将熔融后的所述原料自所述缓冲罐输送到加氢反应釜内。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生产六氢苯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物料泵将熔融后的所述原料输送到加氢反应釜内的空速为0.1~5h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生产六氢苯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的加氢反应过程采用自吸式搅拌,搅拌转速为100~1000r/min,所述加氢催化剂用量为所述原料的5~20wt%。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生产六氢苯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分离段还包括保安过滤器,所述六氢苯酐混合溶液经过所述主过滤器过滤后再经过所述保安过滤器过滤。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生产六氢苯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阀具有计量装置,控制所述原料流速与所述物料泵输送所述原料流速一致。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生产六氢苯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氢反应段还包含在线催化剂添加罐,所述在线催化剂添加罐和所述加氢搅拌釜连通,当加氢反应效果下降时,通过所述在线补加催化剂罐补加加氢催化剂。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生产六氢苯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精馏塔内真空度大于0.09Mpa,所述精馏塔内温度为120~170℃。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生产六氢苯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氢催化剂元素组成为Ni、Cu、Al和改性金属元素M,其中Ni含量为70~95wt%,Cu含量为1~10wt%,Al含量为3~20wt%,改性金属元素M含量为0.1~6wt%,所述改性金属M选自Ca、La、Mo、Ti、Fe、Co元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迅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迅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240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