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的智能家居wifi配网方法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42256.8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300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繆理宾;张远兴;李江;韩庆;蒋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宁智能终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8/10 | 分类号: | H04W48/10;H04W48/16;H04W48/08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苏一帜 |
地址: | 21004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智能家居 wifi 方法 设备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高效的智能家居wifi配网方法及设备,涉及电子信息技术领域,能够提高配网过程中路由器的安全性。本发明包括:对配网信息进行编码,得到编码数值,其中,所述配网信息包括:密码信息;确定对应所述编码数值的数据包,其中,数据包的长度与各编码数值建立映射关系;将所确定的数据包向外广播;当接收到组播信息时,确定配网完成,其中,所述组播信息由无线路由在与智能设备建立连接后发出。本发明适用于无线网络配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的智能家居wifi配网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在小型无线网络的应用中,智能家居发展迅速,逐渐进入千家万户,相应的智能设备也在不断发展。其中,智能设备与网络的连接是必备条件,是实现各种智能需求的基础。因此也对配网技术与操作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出于成本控制的选择,目前很多的智能设备并没有操作界面,而且也只有简单的操作系统,比如空调、扫地机器人、智能空调等,没有办法直接在设备上操作进行配网,通常需要利用智能手机进行配网。例如:通过手机APP端组播进行配网。
有通过手机APP广播携带IP的封包进行配网的方案,但是由于这种方式中编码方式复杂,配网效率低。且由于手机实际可可编码的数据量太少,使得多数方案都难以在手机发送的封包中添加SSID等路由器的信息,需要路由器主动处于被扫描的状态,降低了路由器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配网方法及设备,能够提高配网过程中路由器的安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在现有的方案中,若要通过智能手机等用户终端广播携带IP地址的封包,就需要按照通信编码协议,对IP地址等信息进行封装,这其中的编码、加密方式较为复杂,受制于用户终端的处理性能,配网效率低;并且可编码的数据量太少,支持的编码长度很短,用户终端无法发送更多的信息。因此需要路由器设备处于被扫描的状态,并主动接受智能设备的扫描,以便于智能设备通过扫描获取路由器设备的信息。而这个过程会使得路由器设备暴露自己,若同时在无线网络范围内出现其他恶意用户,则会泄露路由器设备,从而造成安全性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将各个字符转换为不同长度的数据包进行广播,并通过数据包的长度进行字符识别,使得配网过程中不需要对数据包进行编码解码的工作,而只需通过编码数值与数据包长度的映射关系进行简单查询即可获取配网信息,即本实施例中的“编码、解码”过程,仅是根据数据包长度进行的一系列处理,相对于对数据包本身的“编码、解码”过程,本实施例更加简单且易于实现,适合在机能有限的用户终端上实现。
同时也突破了现有技术中受制于编码长度而导致的无法发送更多信息的问题,支持的可编码字符数足够多,能够发送有关路由器的信息。这样就避免了路由器设备在配网过程中主动暴露的问题,在实现配网的过程中,路由器设备除了转发用户终端发出的数据包外,不需要主动发送其他具有安全性风险的数据包,也就避免了被恶意扫描的问题,提高了配网过程中路由器的安全性,保护了用户的隐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系统架构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具体实例的交互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宁智能终端有限公司,未经苏宁智能终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22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