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复杂裂缝网络重复改造增产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41441.5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661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卜向前;齐银;王飞;李向平;卜军;李转红;杨军侠;汪澜;杨立安;董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6 | 分类号: | E21B43/26;E21B43/25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江琴贤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杂裂缝 压裂施工 重复 增产 储层改造 地层能量 滑溜水 焖井 网络 改造 毛细管压力 支撑方式 采收率 大排量 解堵液 剩余油 无机垢 压裂液 补充 油井 返排 基质 扩压 老井 渗析 小孔 地层 置换 支撑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复杂裂缝网络重复改造增产的方法,通过在目的层段注入解堵液解除地层蜡和无机垢,再采用无支撑方式进行重复压裂施工,扩大储层改造体积和补充地层能量,压裂施工完后压裂液不返排,通过焖井扩压,实现老井增产。本发明提供的这种基于复杂裂缝网络重复改造增产的方法,一是采用“大排量、低磨阻滑溜水、无支撑”方式进行重复压裂施工,在原有复杂裂缝网络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储层改造体积,并补充地层能量;二是通过焖井,在毛细管压力的作用下,低磨阻滑溜水与中、小孔喉或基质中的剩余油发生渗析置换,从而提高油井产量和最终采收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田勘探开发井下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复杂裂缝网络重复改造增产的方法。
背景技术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藏普遍具有渗透性差和天然微裂缝发育的储层特征,在压裂施工中借鉴“体积压裂”的理念,通过优化排量、低液体黏度等技术达到缝内净压力裂缝开启条件,使得沿主裂缝壁面延伸并沟通多条次生裂缝与微裂缝,最终在地层中形成复杂裂缝网络,从而大幅度提高压后单井产能。致密油藏油井在体积压裂之后的生产过程中,为了降低自然递减,往往会采用注水井补充地层能量,但是由于致密油藏渗透性差,非均质性强,注水后水井吸水能力不强,造成油井见效缓慢或达不到均匀注水,难以建立有效的驱替系统,地层能量得不到充分补充,同时大规模“体积压裂”形成的主裂缝和侧缝沟通了天然裂缝形成复杂裂缝网络,采用注水补充能量开发时,有造成裂缝性水淹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基于复杂裂缝网络重复改造增产的方法,进一步扩大改造体积,渗吸置换中、小孔喉或基质中的剩余油,提高油井产量和最终采收率。
为此,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复杂裂缝网络重复改造增产的方法,通过在目的层段注入解堵液解除地层蜡和无机垢,再采用无支撑方式进行重复压裂施工,扩大储层改造体积和补充地层能量,压裂施工完后压裂液不返排,通过焖井扩压,实现老井增产。
一种基于复杂裂缝网络重复改造增产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准备施工材料:配制设计量的解堵液、活性水和滑溜水;
步骤2)采用无支撑方式进行重复压裂施工:
(1)向目的层以1.0-3.0m3/min的排量注入解堵液;
(2)向目的层以4.0-8.0m3/min的排量注入活性水作为前置液;
(3)向目的层以4.0-8.0m3/min的排量注入滑溜水;
步骤3)目的层段重复压裂施工完后,压裂液不返排,进行井口关井,焖井20-30天。
所述解堵液为质量百分数为8-12%的有机酸水溶液。
所述滑溜水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物质组成, 0.25%的水溶性降阻剂、0.5%COP-1粘土稳定剂、0.9%的表面活性剂,其余为水。
所述活性水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物质组成,0.5%COP-1粘土稳定剂、0.9%的表面活性剂,其余为水。
用于实施过体积压裂且产量递减的油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这种基于复杂裂缝网络重复改造增产的方法,一是采用“大排量、低磨阻滑溜水、无支撑”方式进行重复压裂施工,在原有复杂裂缝网络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储层改造体积,并补充地层能量;二是通过焖井,在毛细管压力的作用下,低磨阻滑溜水与中、小孔喉或基质中的剩余油发生渗析置换,从而提高油井产量和最终采收率。
下面将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14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