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常温水冲泡块状银耳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41172.2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652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林昌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龙和食品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31/00 | 分类号: | A23L31/00;A23L5/00;A23L3/44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叶树明 |
地址: | 350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银耳 冲泡 常温水 复水 制作 冷冻真空干燥 二次包装 混合充填 技术获得 胶质状态 冷冻脱水 理化指标 溶液混合 银耳多糖 原料验收 真空脱水 出胶量 含水率 活菌数 食用碱 重量轻 熬制 熬煮 出货 出料 即食 截切 熟制 速冻 鲜品 微生物 过滤 凝固 清洗 保存 验收 环节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常温水冲泡块状银耳及其制作方法,所述制作方法包括原料验收保存、清洗、截切、调PH、熬煮、过滤、混合充填、速冻、真空脱水、出料验收、包装、二次包装、出货,在所述调PH环节当中添加食用碱调整PH的值至8.0~8.5,通过将熟制银耳与银耳多糖溶液混合,使用冷冻真空干燥技术获得凝固块状银耳,通过本发明技术方案,只要常温水冲泡,在3‑5分钟内完全复水成现熬银耳状态。口感良好,出胶量饱满;冷冻脱水后,产品重量轻,易于包装存放,含水率2‑4%,单个重量2g左右即能冲泡出200ml银耳羹。微生物及理化指标全部合格;既能达到快速冲泡,常温水复水即食,而且冲泡后的产品能实现鲜品熬制后的胶质状态,并能保证较高的活菌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银耳食品加工领域,特别是一种可常温水冲泡块状银耳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银耳又称作白木耳、雪耳、银耳子等,属于真菌类银耳科银耳属,是门担子菌门真菌银耳的子实体,有“菌中之冠”的美称。银耳子实体纯白至乳白色,直径5~10厘米,柔软洁白,半透明,富有弹性。银耳味甘、淡、性平、无毒,既有补脾开胃的功效,又有益气清肠、滋阴润肺的作用。既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又可增强肿瘤患者对放、化疗的耐受力。银耳富有天然植物性胶质,外加其具有滋阴的作用,是可以长期服用的良好润肤食品。
目前市售的干制银耳通常需要通过采摘——清洗——截切(手撕)——浸泡——热风干燥——包装工序做成半成品。消费者购买后需要通过浸泡、熬煮才能食用。并且,该类产品的胶质不容易熬煮出,菌类活性低,无法满足现代快节奏、搞品质的生活需求。市场还有部分产品采用冷冻干燥技术生产制作,但做出来的产品需要热水冲泡后才能食用。
传统银耳干制工艺多采用热风干燥技术,对产品营养成分和特性破坏大,体积庞大,不方便携带和快速食用,即使同样使用冷冻干燥技术,但是无法保持产品特有风味和营养成分,复水冲泡时,汤汁清澈,无胶质口感,产品所含益生菌量少。即使有的可以即食,也需要通过热水冲泡才能使用。
因此,为了更加符合现代人对银耳产品的需求,如何设计出一款既能达到快速冲泡,常温水复水即食,而且冲泡后的产品能实现鲜品熬制后的胶质状态,并能保证较高的活菌数将是当下以及未来发展的重大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常温水冲泡块状银耳及其制作方法,既能达到快速冲泡,常温水复水即食,而且冲泡后的产品能实现鲜品熬制后的胶质状态,并能保证较高的活菌数。
一种可常温水冲泡块状银耳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方法包括原料验收保存、清洗、截切、调PH、熬煮、过滤、混合充填、真空速冻脱水、出料、包装、二次包装、出货,在所述调PH环节当中添加食用碱调整PH的值至8.0~8.5,通过将熟制银耳与银耳多糖溶液混合,使用冷冻真空干燥技术获得凝固块状银耳,
优选的,所述制作方法具体步骤包括:
(1)原料验收保存:选取新鲜银耳原料进行验收并保存;
(2)清洗:加水浸泡清洗,摘除木质菇柄部位;
(3)截切:将经过原料处理的银耳进行截切成大小不一的碎片状;
(4)调PH:将碎片状银耳与水按重量比1:1比例进行混合,往混合溶液添加食用碱调整溶液PH值至8.0~8.5;
(5)熬煮:将混合溶液置于高压装置当中进行熬煮,气压1.1MPA,熬煮时间为30min;
(6)过滤:用过滤网进行出料过滤,控制收量至原总重量的40%,由此,获得银耳多糖原液;
(7)混合充填:将银耳多糖原液与熟制银耳混合;
(8)速冻:将银耳置于温度为-30℃冷库进行缓慢冻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龙和食品实业有限公司,未经福建龙和食品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11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辣木仔养颜降压风味粉丝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金针菇根的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