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效复合微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40969.0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39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吴朝波;罗圣魁;吕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横琴广华大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02;C05G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王洪娟 |
地址: | 519031 广东省珠海市横琴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菌群 发酵产物 复合微生物菌肥 发酵底物 制备 发酵 微生物菌种 质量份配比 代谢产物 腐殖酸钠 鼠李糖脂 贝壳粉 菌肥 烟末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效复合微生物菌肥,主要由以下质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复合菌群发酵产物50~60、鼠李糖脂2~3、烟末9~11、贝壳粉20~24和腐殖酸钠9~12,所述复合菌群发酵产物通过将复合菌群在发酵底物中进行梯度温度发酵获得。该菌肥中的复合菌群发酵产物,采用多种微生物菌种及合适的发酵底物,进行梯度温度发酵,获得具有协同作用,代谢产物种类多和含量高的复合菌群发酵产物,所述复合菌群发酵产物结合其它有效成分,获得的复合微生物菌肥具有多种功效。还公开了上述多功效复合微生物菌肥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肥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效复合微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这些年来,我国农药化肥用量相当大,是全球最大的农药化肥生产国和使用国,过度依赖化肥、大量施用农药使土地退化严重,土壤养分不平衡,可溶性盐份含量过高,土壤次生盐渍化,土壤生物数量减少,群落结构改变,有益生物数量减少,有害有毒的物质增加,直接影响到作物的生长和农产品质量。因此,对污染和退化土壤进行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复合微生物肥料是指特定微生物与营养物质复合而成,能提供、保持或改善植物营养,提高农产品产量或改善农产品品质的活体微生物制品。微生物菌肥能够较好的解决长期、过量施用化肥给土壤带来的不良后果,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培养土壤内的微生物,增强土壤肥力,提高农产品品质。
复合微生物菌主要具有如下作用:
一、促进植物生长
巨大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固氮菌等有益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能有效提高作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从而减少化肥使用量。
二、增产增收
胶冻样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等等有益菌的代谢产物可促进作物根系发育,主要表现为须根数量增多。代谢产生中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进入作物体内,能促进作物光合作用,调节营养元素流向果实,在等价投入的情况下,可比施用化肥的增产15%-30%。随着化肥价格的节节攀高,这种优势将表现的更为明显。
三、提高品质
侧孢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凝结芽孢杆菌等有益微生物可降低植物体内硝酸盐含量达20%以上;能降低重金属含量;使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提高30%以上,可溶性糖提高2-4度;可提高果实中必需氨基酸、B族维生素、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果实口感明显提高,较施化肥的耐储藏。
四、防止重茬
米曲菌、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有益微生物能加速有机物质的分解,为作物提供养分,同样也能分解作物连作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防止重茬。
五、保护根际环境
有益微生物施入土壤后,迅速繁殖成
六、增强抗逆性为优势菌群,控制根际营养和资源,使病原菌丧失生存空间和条件,大量有益菌群繁殖形成优势种群能有效抑制有害菌的繁殖。有益微生物能使作物根系细胞的细胞壁增厚,纤维化、木质化,生成角质双硅层,有效阻止病原菌的侵入。
地衣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等有益微生物可增强土壤缓冲能力,保水保湿,增强作物抗旱、抗寒、抗涝能力;同时侧孢芽孢杆菌还可强化叶片保护膜,抵抗病原菌侵染,抗病、抗虫。
复合微生物菌在农业生产上具有如上多的优点,目前很多学者针对其优点开发出多种多样的复合微生物菌肥。但各种复合菌肥技术都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菌种单一。主要以对枯草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淀粉芽孢杆菌、乳酸菌、酵母菌为主,在以上菌种基础上进行复合。
(2)发酵条件固定。发酵条件采用自然发酵,这样复合菌种很难协同作用,微生物代谢产物含量和种类较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横琴广华大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横琴广华大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09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