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高模量硅烷改性聚醚树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40120.3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46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董建国;徐磊;杜辉;涂天平;郭东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东大化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76 | 分类号: | C08G18/76;C08G18/75;C08G18/73;C08G18/66;C08G18/48;C08G18/38;C08G18/12;C08G18/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3 | 代理人: | 林高锋 |
地址: | 2015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模量 硅烷改性聚醚树脂 聚氨酯预聚体 申请 制备 有机多异氰酸酯 淡黄色液体 硅烷封端剂 聚醚多元醇 异氰酸酯基 硅烷改性 基材形成 粘接性能 常温下 密封胶 无色 配制 | ||
本申请涉及一种中高模量硅烷改性聚醚树脂材料。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制备中高模量硅烷改性聚醚树脂材料的方法。在上述方法中,首先使特定的聚醚多元醇与有机多异氰酸酯反应,得到具有特定异氰酸酯基含量的聚氨酯预聚体;然后使所述聚氨酯预聚体与硅烷封端剂反应,得到所述中高模量硅烷改性聚醚树脂材料。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的中高模量硅烷改性聚醚树脂材料在常温下具有较好的流动性,无色至淡黄色液体,可进一步配制中高模量硅烷改性密封胶,可与众多基材形成较好的粘接性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密封胶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本申请涉及一种中高模量硅烷改性聚醚树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权威机构调查报告显示,目前日本硅烷改性密封胶市场份额为45%,欧洲为30%,美国为23%,但是中国市场只占2%。为什么硅烷改性密封胶可以在发达国家的市场份额占得这么大而在国内市场份额这么低,发明人认为这还是需要我们国人要继续做的工作之一。
硅烷改性密封胶,其主要是通过空气中的水汽与密封胶中的硅烷基团进行反应,脱去小分子醇类物质,从而形成交联结构,对粘接件进行粘接密封的作用。这种硅烷改性密封胶,其核心原材料主要依靠硅烷改性聚醚树脂起到作用。硅烷改性聚醚树脂主要利用含有活性基团的硅烷偶联剂对聚氨酯树脂进行封端,从而形成一种既有硅烷结构又有聚氨酯结构的硅烷改性聚醚树脂。
构件的结构密封是密封胶在处理构件之间接缝常用到的胶种。这种密封胶需要具备与基材的广泛的粘接性,具有一定的模量、强度及回弹性。同时,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安全环保等性能也越来越重视,而不仅仅是追求质量低劣的廉价产品。正是应对国际国内市场未来的密封胶发展趋势,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产品应运而生。
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产品中的主要原材料为硅烷改性聚醚树脂。日益增长的密封胶市场使得硅烷改性聚醚树脂的研发愈来愈显得重要。做好中高模量硅烷改性聚醚树脂将会有助于整个硅烷改性密封胶的市场拓展及份额的占取。
为此,本领域迫切需要开发一种中高模量硅烷改性聚醚树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申请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高模量硅烷改性聚醚树脂材料,从而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申请之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制备中高模量硅烷改性聚醚树脂材料的方法。在本申请的制备中高模量硅烷改性聚醚树脂材料的方法中,首先使特定的聚醚多元醇与有机多异氰酸酯反应,得到具有特定异氰酸酯基含量的聚氨酯预聚体;然后使所述聚氨酯预聚体与硅烷封端剂反应,得到所述中高模量硅烷改性聚醚树脂材料。
本申请的中高模量硅烷改性聚醚树脂材料是基于硅烷改性聚氨酯的一项技术。产品的主要以安全环保,固化无污染,无有有害物质排放等性能。所实现的中高模量密封胶对多种基材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下述技术方案。
在第一方面中,本申请提供一种制备中高模量硅烷改性聚醚树脂材料的方法,所述方法可包括下述步骤:
S1:在65-95℃的温度下,使聚醚多元醇与有机多异氰酸酯反应第一预定时间,得到聚氨酯预聚体;以及
S2:在65-90℃的温度下且在惰性气氛中,使所述聚氨酯预聚体与硅烷封端剂反应第二预定时间,得到所述中高模量硅烷改性聚醚树脂材料;
其中所述聚醚多元醇官能度为2-3,数均分子量为4000-8000。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预定时间可为2-5小时。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预定时间可为2-5小时。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步骤S1之前对所述聚醚多元醇进行脱水脱气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东大化学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东大化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01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