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配电网的单相接地故障定位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40042.7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17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齐郑;郑宇航;薛融;杭天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G01R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王文红 |
地址: | 1022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电网 单相 接地 故障 定位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配电网的单相接地故障定位方法和系统,包括:获取电压行波,将电压行波进行凯伦贝尔变换,得到线模分量和零模分量;对线模分量和零模分量进行希尔伯特‑黄HHT变换,得到初始波头到达时间;根据电压行波确定故障发生的区域;如果故障发生在单相配电支路,则根据初始波头到达时间得到第一时间差;如果故障发生在三相线路,则根据初始波头到达时间得到第二时间差;根据第一时间差和第二时间差分别得到第一故障距离和第二故障距离,可以对单相配电支路的故障进行快速定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配电网的单相接地故障定位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高,与居民用电密切相关的配电网运行可靠性便越高,这便要求对配电网的故障能够准确识别,迅速排除。但是,很多配电网为了节约成本,在配电末端采用单相配电的方式,线路不再对称,加大了定位难度。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配电网的单相接地故障定位方法和系统,可以对单相配电支路的故障进行快速定位。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配电网的单相接地故障定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电压行波,将所述电压行波进行凯伦贝尔变换,得到线模分量和零模分量;
对所述线模分量和所述零模分量进行希尔伯特-黄HHT变换,得到初始波头到达时间;
根据所述电压行波确定故障发生的区域;
如果所述故障发生在单相配电支路,则根据所述初始波头到达时间得到第一时间差;
如果所述故障发生在三相线路,则根据所述初始波头到达时间得到第二时间差;
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差和所述第二时间差分别得到第一故障距离和第二故障距离。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如果所述故障发生在单相配电支路,则根据所述初始波头到达时间得到第一时间差,包括:
从所述初始波头到达时间中选取所述线模分量的初始波头到达时间和下一突变时间,其中,所述线模分量包括故障相和非供电相;
根据所述线模分量的初始波头到达时间和所述下一突变时间,得到所述第一时间差。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如果所述故障发生在三相线路,则根据所述初始波头到达时间得到第二时间差,包括:
从所述初始波头到达时间中选取所述线模分量的初始波头到达时间和所述零模分量的初始波头到达时间;
根据所述线模分量的初始波头到达时间和所述零模分量的初始波头到达时间,得到所述第二时间差。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差和所述第二时间差分别得到第一故障距离和第二故障距离,包括:
将所述第一时间差通过所述单相配电支路测距公式,得到所述第一故障距离,其中,所述第一故障距离为故障点距离混合线路边界点的所述单相配电支路的距离。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将所述第一时间差通过所述单相配电支路测距公式,得到所述第一故障距离,包括:
根据下式计算所述第一故障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未经华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00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固体颗粒的杂粮食品及其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鲜藕节去皮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