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级进模下模用翻边块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35897.0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547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丛培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众大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08 | 分类号: | B21D37/08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陈亮 |
地址: | 20180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翻边 级进模 螺丝孔 凸台 下模 螺丝孔位置 顶部平面 生产效率 凸形结构 稳定生产 在线维修 侧壁 钢块 模具 移动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级进模下模用翻边块,呈凸形结构,在上部凸台的前端开设有凹槽,在凸台的顶部平面上设有螺丝孔,在下部平台的后端的两侧开设有螺丝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移动翻边块所附螺丝孔位置,保证了翻边钢块侧壁强度,减少了在线维修时间,减少了模修成本,使得模具稳定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整形块,尤其是涉及一种级进模下模用翻边块。
背景技术
汽车冲压板件中有较多细长或外廓尺寸较小的冲压件,这类冲压件有一部分可实现多车型共用,因此,需求量较大。汽车梁类件就属于这一类制件,该梁类件需要梁类件需要经拉延(成形)、修边、翻边、整形等工序后才能冲压完成,现有技术通过普通铸造模来完成上述冲压工作,如果加上落料模的话,这就需要3-5套模具。以汽车后地板下横梁为例,其冲压工序为拉延、整形、修边和冲孔、侧翻边和整形共四步工序,因此,需要四套模具,这就造成了冲压生产的总成本较高,自动化程度也低,从而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另外,还造成了材料的利用率也比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提高强度、延长使用寿命的级进模下模用翻边块。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级进模下模用翻边块,该翻边块呈凸形结构,在上部凸台的前端开设有凹槽,在凸台的顶部平面的中心上设有螺丝孔,在下部平台的后端的两侧开设有螺丝孔。通过将原先开设在下部平台前端两侧的螺丝孔转移到凸台的顶部平面上,从而避免上部凸台前端侧壁的厚度被削弱导致翻边块的开裂,保证了翻边块的侧壁强度。
所述的凸台的两侧面均为平面结构,与下部平台相互垂直。
所述的凸台的两侧面在靠近后端开设螺丝孔处开设与该螺丝孔形状相匹配的圆弧形凹槽。
所述的圆弧形凹槽贯穿整个侧面。
所述的凸台的前端的上部呈圆弧状斜面结构。
上部凸台的前端开设的凹槽为斜面结构。
该翻边块的表面经热处理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移动翻边块所附螺丝孔位置,保证了翻边钢块侧壁强度,减少了在线维修时间,减少了模修成本,使得模具稳定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2、使用寿命长:翻边钢块通过热处理,提高表面的硬度,从而减小了模具的正常磨损速度,延长了模具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部凸台、2-上部螺丝孔、3-凹槽、4-下部平台、5-下部螺丝孔、6-圆弧状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一种级进模下模用翻边块,其结构如图1所示,该翻边块呈凸形结构,在上部凸台1的前端开设有凹槽3,上部凸台1的前端的上部呈圆弧状斜面结构,凹槽3的形状与该斜面结构一致,在上部凸台1的顶部平面的中心上设有上部螺丝孔2,在下部平台4的后端的两侧开设有下部螺丝孔5。上部凸台1的两侧面均为平面结构,与下部平台4相互垂直。上部凸台1的两侧面在靠近后端开设下部螺丝孔5处开设与该螺丝孔形状相匹配的圆弧形凹槽6,开设的圆弧形凹槽6贯穿整个侧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众大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众大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358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冲压成型的锁壳的制造工序
- 下一篇:一种端子连续冲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