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无线公网数据安全传输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34355.1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629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黄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9/0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钥 通信终端 采集平台 特征信息 数据安全传输 加密标准 算法加密 无线公网 验证 高级加密标准 数据特征信息 安全加密 报文数据 电力传输 复合加密 加密报文 监控平台 通信网管 验证报文 会话 解密 破解 算法 加密 捆绑 发送 保存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无线公网数据安全传输方法,通过步骤S1、S2和S3启动采集平台和通信终端之间的会话,通过通信终端特征信息进行验证,并同时生成含有通信终端特征信息的密钥;在步骤S4和S5中,通信终端接收密钥,并通过安全加密方法将密钥和报文数据特征信息捆绑加密,发送至采集平台;在步骤S6中,采集平台通过密钥,解密并验证报文数据特征信息;在步骤S7中,通信网管监控平台接收加密报文数据进行验证并保存。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了符合高级加密标准AES的算法,相比于常规电力传输方法,提高了安全性;密钥由加密标准AES的算法加密而成,数据再与该密钥通过加密标准AES的算法加密而成,相当于进行复合加密方式,提高了被破解的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数据传输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力无线公网数据安全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三大电信运营商的公网通信资源卡台帐、工作流程、流程监控等系统已初具规模,无线网通信终端配置、告警、性能信息基本实现了数据监控,但是针对当前电网无线终端采集数据获取及传输的完整性、准确性、实时性以及安全性存在不足。尤其是数据安全传输方面,无线采集平台至通信终端,至无线通信综合网管系统都没有有效的通信终端接入安全认证机制,存在非法获取相关电力无线公网业务数据等非法入侵隐患。
现有采集数据传输存在以下安全问题:(1)现阶段数据传输采用运营商提供的网络,对于终端设备信息传输虽然有数字认证等认证机制,但是需要把预先设置不能重复的密钥安全TF卡安装到各设备中,终端被窃取遗失后容易造成数据的泄露,再次接入缺少通信终端接入安全认证机制,对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造成了安全隐患;(2)现有数据传输模式下,缺少对实时的无线采集报文数据加密传输的安全加密验证,容易被非法截获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缺陷,提供一种电力无线公网数据安全传输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力无线公网数据安全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 采集平台收集通信终端特征信息;
S2. 采集平台生成密钥;
S3. 通信终端进行会话验证,如果验证成功,则建立可信任通信链路,进入步骤S4;如果验证失败,则中断会话;
S4. 采集平台向通信终端发送密钥;
S5. 通信终端接收密钥,将报文数据特征信息发送至采集平台;
S6. 采集平台对报文数据特征信息进行验证,如果验证成功,采集平台将报文数据和通信终端特征信息发送至通信网管监控平台,进入步骤S7;如果验证失败,触发异常报文数据警报,结束会话;
S7. 通信网管监控平台对报文数据进行验证,如果验证成功,通信网管监控平台将报文数据存储;如果验证失败,触发异常报文数据警报,结束会话。
通过步骤S1、S2和S3启动采集平台和通信终端之间的会话,通过通信终端特征信息进行验证,并同时生成含有通信终端特征信息的密钥;在步骤S4和S5中,通信终端接收密钥,并通过安全加密方法将密钥和报文数据特征信息捆绑加密,发送至采集平台;在步骤S6中,采集平台通过密钥,解密并验证报文数据特征信息;在步骤S7中,通信网管监控平台接收加密报文数据进行验证并保存。
优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以下步骤:
S11. 采集平台获取通信终端的硬件唯一标识信息和IP地址;
S12. 生成特征信息,将特征信息加入采集平台的特征信息库。
优选地,所述步骤S2具体为:通过符合高级加密标准AES的加密算法,生成96位随机数,将通信终端的硬件唯一标识信息、IP地址和会话计数器进行组合生成密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343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