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PC多网卡并行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32734.7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37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吴帅;李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极致汇仪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孙伟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桃源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卡 并行测试 应用程序编程接口 建立连接 无线网卡 发送 个人计算机 测试 并行接口 测试环境 测试仪器 传递信息 动作消息 钩子程序 接入设备 控制测试 控制设备 设备建立 设备路径 生产效率 唯一标识 复杂度 子接口 构建 调用 监视 成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PC多网卡并行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个人计算机上并行接口的主ID与各子接口的次ID,构建各个待接入设备的路径,以路径为控制设备的唯一标识;S2.调用控制测试无线网卡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发送与测试中的设备建立连接的消息;S3.通过钩子程序监视应用程序编程接口与无线网卡建立连接的动作消息;S4.当指定设备路径信息注入成功后,继续传递信息建立连接,从而控制指定的网卡进行信号的发送与接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实现单PC多网卡并行测试,提高测试仪器的利用率,提高测试生产效率,减少搭建测试环境的复杂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卡测试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单PC多网卡并行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年,物联网在智能家居、智能穿戴产业的迅速发展和兴起, 带来了无线AP、无线网卡、智能穿戴、蓝牙耳机等通信产品的普及。而这些产品质量的保证在各行各业都是其生存的根本。随着人力成本的增长,行业竞争的加剧。生产企业的产品利润越来越薄。产品的批快速生产,是生产企事业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而生产线上批量产品无线信号的检测,使用传统的一台测试设备一次只测试一个产品的方式已经难以保证效率。在广大生产企业,无线AP类产品已经实现了一台测试设备一台PC同时测试多个DUT的测试方案。但无线网卡类产品,因为驱动及控制接口的原因,尚未能实现一台PC同时测试多个DUT的测试方案。
无线网卡基于不同的芯片方案,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接口功能去满足市场需求。接口包括形态包括:USB, PCIE, SDIO等常见硬件接口。 因为无线网在批量生产前,其硬件的参数以及软件参数都是统一且一样的。如以USB网卡为例,其PID/VID参数在相同的情况下接入操作系统,虽然系统识别出为两个物理实体网卡接入。但当多个相同PID/VID网卡同时接入PC时,芯片方案商提供的控制API,是无法区分同一台PC中多个相同硬件参数的DUT。导致测试时无法控制指定的DUT进行信号的收或发。传统无线网卡的测试,主要有以下两种环境搭建方式:
1.单台PC,单个DUT,单台测试仪器,如图1所示;
2.多台PC,分别接单个DUT,使用同一台测试仪器测试,如图2所示;
以上两种传统测试方案,对测试仪器的利用率较低,测试环境搭建复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PC多网卡并行测试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PC多网卡并行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个人计算机上并行接口的主ID与各子接口的次ID,构建各个待接入设备的路径,以路径为控制设备的唯一标识;
S2.调用控制测试无线网卡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发送与测试中的设备建立连接的消息;
S3.通过钩子程序监视应用程序编程接口与无线网卡建立连接的动作消息;
S4.当指定设备路径信息注入成功后,继续传递信息建立连接,从而控制指定的网卡进行信号的发送与接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是随机连接某一个无线网卡,而钩子程序会先捕获该建立连接的消息,钩子函数先得到控制权,此时,通过钩子函数把需要打开的测试中的设备路径信息注入到捕获消息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方案,可以实现单PC多网卡并行测试,提高测试仪器的利用率,提高测试生产效率,减少搭建测试环境的复杂度。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的网卡测试环境拓扑图。
图2是传统的网卡测试环境拓扑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单PC多网卡并行测试方法的环境拓扑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极致汇仪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极致汇仪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327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