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神经延长牵引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32695.0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78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闫合德;赵彬;李志杰;陈星隆;高伟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D1/00 | 分类号: | A61D1/00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姜飞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神经 延长 牵引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神经延长牵引器,包括固定装置以及牵引装置,固定装置包括有骨钉,牵引装置包括牵引安装架、牵引线、牵引线导向组件以及卷收轮,牵引安装架固定在骨钉上,卷收轮经轮轴定位转动配合于牵引安装架上,牵引线一端为固定连接神经的神经连接端,牵引线另一端经牵引线导向组件导向显露组织外并卷绕固定在卷收轮上,卷收轮配合有驱动卷收轮转动并可锁止保持的神经延长操作装置。实现对神经定期定长牵引保持避免回缩,为神经修复试验提供保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确切的说是用神经牵引的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人体神经离断缺损的治疗,采用自体神经游离移植,取材于功能次要的皮神经,以修复功能重要的神经,然而该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可供取用的神经均较细,无法修复较粗、长段的神经缺损。鉴于此,临床上急需要采用一种修复神经缺损的方式,而神经无法直接连接,是由于缺损的神经往往存在长度缺损,鉴于现有外科手术存在对其他组织牵引利用自身愈合功能实现组织再生连接的先例,如果能够利用神经本身的可牵长的结构基础,对神经进行牵引实现神经自身延伸以便于对神经进行直接连接,连接的神经能够恢复功能,将是医学的一大突破。为了更好的验证该医学方式的有效性,现需要一种能够对神经牵引的器械。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延长牵引器,实现对神经定期定长牵引保持避免回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神经延长牵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装置以及牵引装置,固定装置包括有骨钉,牵引装置包括牵引安装架、牵引线、牵引线导向组件以及卷收轮,牵引安装架固定在骨钉上,卷收轮经轮轴定位转动配合于牵引安装架上,牵引线一端为固定连接神经的神经连接端,牵引线另一端经牵引线导向组件导向显露组织外并卷绕固定在卷收轮上,卷收轮配合有驱动卷收轮转动并可锁止保持的的神经延长操作装置。
本发明的神经延长牵引器利用骨钉固定在动物骨骼上从而完成佩戴,将牵引线一端连接神经的末端,牵引线经牵引线导向组件导向从组织内部引向外部并经卷收轮进行卷收,神经延长操作装置用于驱动卷收轮转动对牵引线卷收,从而达到对神经的牵引延长,在卷收一定长度后,神经延长操作装置提供锁止力达到对神经的保持。
优选的,所述神经延长操作装置包括有驱动蜗杆、驱动蜗轮、减速齿轮副、驱动套管、调节操作轴、轴向离合齿轮副以及调节操作轴锁定组件,所述驱动蜗轮安装于轮轴上,蜗杆定位转动配合于牵引安装架上,蜗杆与蜗轮啮合,减速齿轮副的从动轮安装于蜗杆上,减速齿轮副的主动轮安装于驱动套管上,驱动套管定位转动配合于牵引安装架上,调节操作轴穿插于驱动套管上,轴向离合齿轮副包括主动端面齿轮和从动端面齿轮,从动端面齿轮安装于驱动套管上,主动端面齿轮安装于调节操作轴上,调节操作轴轴向移动配合于驱动套管上构成主动端面齿轮和从动端面齿轮离合配合,调节操作轴锁定组件与调节操作轴在轴向移动至构成轴向离合齿轮副脱离位置时的锁定配合以及在调节操作轴在轴向移动至构成轴向离合齿轮副啮合位置时的解锁配合。
上述神经延长操作装置的工作过程为,在调节时,轴向推动调节操作轴使得轴向离合齿轮副接合使得调节操作轴与驱动套管接合成一体,转动调节操作轴实现从而经减速齿轮副、蜗轮蜗杆驱动卷收轮转动,采用上述传动方式,尤其是减速齿轮副、蜗轮蜗杆实现减速,便于调节精度的控制,蜗轮蜗杆具有自锁功能,提供良好的神经牵长保持;调节操作轴与驱动轮之间的动力经轴向离合齿轮副实现可切断和连接,避免误操作,且结构紧凑。
优选的,所述调节操作轴与牵引安装架之间设有阻尼组件,阻尼组件包括第一阻尼环、第二阻尼环以及弹簧,第一阻尼环贴靠与牵引安装架上,第二阻尼环贴靠于调节操作轴上,第一阻尼环和第二阻尼环沿调节操作轴轴向布置,弹簧套装于调节操作轴上,弹簧夹设于第一阻尼环和第二阻尼环之间并在所述调节操作轴轴向移动至离合齿轮副脱离压缩储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未经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326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弹性手机支架材料
- 下一篇:一种膦杂环类化合物、合成方法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