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控制的节能阀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32543.0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75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谭文胜;周罡;戴龙六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柏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7/00 | 分类号: | F16K37/00;F16K31/05;F16K31/53;F16K31/524;F24F11/00;F24F11/89;F24F110/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广典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65 | 代理人: | 谢伟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阀 用户设定 采样 智能控制 开度 计算系统 接收检测 接收用户 开度调整 偏差计算 系统运行 运行费用 舒适性 平衡 | ||
1.节能阀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用户设定值及接收检测计算系统采样值;
比较用户设定值与系统采样值,进行偏差计算;
判断所述用户设定值与所述系统采样值是否存在偏差超过设定范围;
若否,超过系统设定延时时间后,则进行新一次系统采样;
若是,则得到用户偏差值;
根据所述用户偏差值、用户设定值计算节能阀的开度操作值;
得到开度操作值;
根椐所述开度操作值执行节能阀的开度调整;
平衡用户设定值与系统采样值;
检测系统平衡后的平衡采样值,接收反馈回来的平衡采样值;
判断用户设定值与所述平衡采样值是否存在偏差超过设定范围;
进入新一轮的控制操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阀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用户设定值为流量给定差值时,所述系统采样值为流量采样差值,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流量给定差值及接收检测计算流量采样差值;
比较流量给定差值与流量采样差值,进行偏差计算;
判断所述流量给定差值与所述流量采样差值是否存在偏差超过设定范围;
若否,超过系统设定延时时间后,则进行新一次系统采样;
若是,则得到用户流量偏差值;
根据所述用户流量偏差值、流量给定差值计算节能阀的开度流量操作值;
得到开度流量操作值;
根椐所述开度流量操作值执行节能阀的开度调整;
平衡用户流量偏差值与流量采样差值;
检测系统平衡后的平衡流量采样值,接收反馈回来的平衡流量采样值;
判断流量给定差值与所述平衡流量采样值是否存在偏差超过设定范围;
进入新一轮的控制操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阀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用户设定值为温度给定差值时,所述系统采样值为温度采样差值,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温度给定差值及接收检测计算温度采样差值;
比较温度给定差值与温度采样差值,进行偏差计算;
判断所述温度给定差值与所述温度采样差值是否存在偏差超过设定范围;
若否,超过系统设定延时时间后,则进行新一次系统采样;
若是,则得到用户温度偏差值;
根据所述用户温度偏差值、温度给定差值计算节能阀的开度温度操作值;
得到开度温度操作值;
根椐所述开度温度操作值执行节能阀的开度调整;
平衡用户温度偏差值与温度采样差值;
检测系统平衡后的平衡温度采样值,接收反馈回来的平衡温度采样值;
判断温度给定差值与所述平衡温度采样值是否存在偏差超过设定范围;
进入新一轮的控制操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能阀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计算温度采样差值,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所检测到的供水管路中的供水温度信号;
接收所检测到回水管路中的回水温度信号;
将供水温度信号与回水温度信号进行比较;
计算得出温度采样差值。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阀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用户设定值为温度额定值时,所述系统采样值为用户温度值,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温度额定值及接收检测用户温度值;
比较温度额定值与用户温度值,进行偏差计算;
判断所述温度额定值与所述用户温度值是否存在偏差超过设定范围;
若否,超过系统设定延时时间后,则进行新一次系统采样;
若是,则得到用户额定温度偏差值;
根据所述用户额定温度偏差值、温度额定值计算节能阀的开度额定温度操作值;
得到开度额定温度操作值;
根椐所述开度额定温度操作值执行节能阀的开度调整;
平衡用户额定温度偏差值与温度额定值;
检测系统平衡后的平衡额定温度采样值,接收反馈回来的平衡额定温度采样值;
判断温度额定值与所述平衡额定温度采样值是否存在偏差超过设定范围;
进入新一轮的控制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柏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柏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3254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