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式特气尾气处理设备的吸附媒介寿命指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31281.6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80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唐雄;郭海蓉;季永坚;周和武;胡建亮;顾一峰;周永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诺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史炜炜 |
地址: | 336000 江西省宜***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式特气 尾气 处理 设备 吸附 媒介 寿命 指示 装置 | ||
一种干式特气尾气处理设备的吸附媒介寿命指示装置,包括钢管(1)、毒气检测装置(2)、设备进气口(3)、气动泵(4)、不锈钢波纹管(5)、透明PVC软管(6);钢管(1)一端插入到吸附媒介容器底部吸附媒介90%位置处,另一端连接吸附媒介容器外部的毒气检测装置(2)进气口;气动泵(4)一端连接毒气检测装置(2)出气口,另一端连接设备进气口(3);毒气检测装置(2)用于测定经过的气体浓度;启动气动泵(4)工作,钢管(1)与吸附媒介90%的连接处的气体样本经被抽取,经钢管(1)流经毒气检测装置(2),毒气检测装置(2)获取被抽取气体样本的浓度,从而判断吸附媒介是否已到达90%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干式工艺特气尾气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干式特气尾气处理设备的吸附媒介寿命指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干式特气尾气处理系统中,吸附媒介作为核心的化学反应介质,特殊尾气处理的本质即是与其发生化学反应从而达到被净化的目的,因此,知道其寿命何时终止是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
目前,对吸附媒介的寿命判断主要是使用颜色指示的判断方法,具体做法是在媒介容器的90%处(即吸附媒介的90%处)设置一个透明的视窗,视窗内设有一个与容器内部相通的圆柱形罐体,并在里面填装有颜色指示剂,其工作原理是颜色指示剂与相应的特气尾气发生反应后颜色发生变化,从而判断此时吸附媒介已达到90%的寿命,需准备更换事宜。
上述方法有以下几个缺点:
1.视窗与容器的连接需做密封处理,有泄漏风险;
2.颜色指示剂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而导致灵敏性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其指示功能;
3.此种判断方法需肉眼进行判断,即需人工巡视,时效性非常差;
4.通常视窗位置(在媒介容器据底部10%的位置)离地面很近,容易使其被污染从而不能很好的观察内部情况或是需频繁的做清洁工作;
5.在更换时或是做固废处理时,视窗容易被损坏,增加处理/使用成本;
6.通常指示剂比较灵敏,在发生颜色变化时并不能反映出尾气的真实状态,即无法通过其获知此时废气的浓度等特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安全性、灵敏性、准确度更高的吸附媒介寿命指示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干式特气尾气处理设备的吸附媒介寿命指示装置,包括钢管、毒气检测装置、泵、干式特气尾气处理设备进气口;所述钢管一端插入到吸附媒介容器底部吸附媒介90%位置处,另一端连接吸附媒介容器外部的毒气检测装置进气口;所述泵一端连接毒气检测装置出气口,另一端连接干式特气尾气处理设备进气口,以将抽取的气体经干式特气尾气处理设备进气口重回罐内,从而再被处理,因此,即使检测样本中含有有毒成分也不会直接流出设备造成污染;所述毒气检测装置用于测定流经气体的浓度;启动泵工作,钢管与吸附媒介90%的连接处的气体样本被抽取,经钢管流经毒气检测装置,毒气检测装置测量被抽取气体样本的浓度,判断吸附媒介是否已到达90%的使用寿命,被测定的气体样本从毒气检测装置流出经泵、最后从干式特气尾气处理设备进气口重新排入到罐体内部。
进一步的,上述钢管插入到吸附媒介容器底部吸附媒介90%位置处的端口为网状结构,以防止钢管被吸附媒介堵塞。
进一步的,上述钢管与吸附媒介容器的连接处为焊接,以降低泄露风险。
进一步的,本发明装置还包括与毒气检测装置连接的控制器,以接收毒气检测装置获取的气体浓度信号。
更进一步的,上述控制器有气体浓度预警设置。
进一步的,上述钢管为不锈钢管。
进一步的,上述钢管与毒气检测装置之间的连接管为不锈钢波纹管,可自由伸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诺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诺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312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