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频闪信息的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28520.2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927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发明(设计)人: | 李成宇;张洪杰;王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稀土(长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116 | 分类号: | H04B10/116;H04B10/40;H04L9/08;H04L9/30;H04B10/079 |
代理公司: | 11129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何志欣;侯越玲 |
地址: | 130021 吉林省长春市北湖科***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信号处理单元 发光阶段 发光周期 特征曲线 光信号收发单元 光通信网络 安全验证 通信装置 频闪 传输信息 方式变化 方式获取 信息转换 预设信息 光变化 光参数 阶段式 维度 预设 加密 发送 通信 安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频闪信息的通信装置,至少包括光信号收发单元、光信号处理单元和光通信网络,第一光信号处理单元将发光周期划分为按照至少两个特征曲线分别进行光变化的至少两个发光阶段,其中,至少一个发光阶段的特征曲线以趋近于零坎德拉的方式变化,第一光信号收发单元基于光信号处理单元发送的发光周期的阶段式曲线直接地和/或通过光通信网络发出载有预设信息的光信号,第二光信号处理单元基于第二光信号收发单元接收的发光周期内第一发光阶段的特征曲线进行安全验证,并且在安全验证通过的情况下基于第二发光阶段的特征曲线以预设的信息转换方式获取传输信息。本发明通过发光周期不同阶段多个维度的光参数变化来进行加密,安全程度较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频闪信息的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光通信系统的保密措施仍采用的是基于电信号处理的流密码加解密技术,由于受到电子“瓶颈”的限制,其加解密速率较低,实验室最高速率仅为2.5Gbit/s。发生突发事件时,现有光通信网络的业务量将可能成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剧增,传统的基于电信号处理的加解密技术难以适应超高速和超大容量的业务需求,也无法完全兼容下一代全光通信网络,而基于全光信号处理的加解密技术的速率可以超过100Gbit/s。同时,现有的光纤通信网在光域内对数据光信号没有采取任何的安全处理,光纤信道只负责信号传送,即将比特光码从一个节点透明地传送到下一个节点。另外,我国光纤通信网中的SDH(同步数字体系)和DWDM(密集波分复用)技术体制均来自于国外,其接口协议、性能参数和码流特性等均对外公开,这对于光通信网而言是一个致命的缺陷。
中国专利(CN106253982 A)公开了一种光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各光信号收发装置所接收的光测试信号的参数值,其中,所述光测试信号是由移动终端发送的;根据各所述光测试信号的参数值确定与所述移动终端关联的光信号收发装置组;通过所述光信号收发装置组与所述移动终端进行通信;各所述光测试信号的参数值为各所述光测试信号的强度值,所述根据各光测试信号的参数值确定与所述移动终端关联的光信号收发装置组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分别比较各所述光测试信号的强度值与预设强度阈值的大小;选取光测试信号强度值大于所述预设强度阈值的光信号收发装置,将各个选取的光信号收发装置的集合作为所述光信号收发装置组。该专利虽然能够适应移动终端的移动性,节约光能,提高光的利用效率。但是,该专利仍然不能够将光通信进行有效加密,特别地,不能够将光通信划分为同时具有多种变化的光来进行加密传输。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频闪信息的通信装置,至少包括光信号收发单元、光信号处理单元和光通信网络,其特征在于,第一光信号处理单元将发光周期划分为按照至少两个特征曲线分别进行光变化的至少两个发光阶段,其中,至少一个发光阶段的特征曲线以趋近于零坎德拉的方式变化,第一光信号收发单元基于所述光信号处理单元发送的发光周期的阶段式曲线直接地和/或通过所述光通信网络发出载有预设信息的光信号,第二光信号处理单元基于第二光信号收发单元接收的发光周期内第一发光阶段的特征曲线进行安全验证,并且在所述安全验证通过的情况下基于第二发光阶段的特征曲线以预设的信息转换方式获取传输信息。通过将发光周期内的发光阶段进行划分,使得一个发光周期具有发光时长、发光强度、发光光谱变化的多种特征曲线。发光周期内不同的特征曲线与发光阶段顺序的组合能够构成多种不同的光信息,增加了一个发光周期内的信息传输方式和加密组合的种类,使得光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不容易被破解。即本发明的光通信装置,能够对特征曲线的多种维度进行变化,加密方式复杂,提高了通信传输的安全程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稀土(长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科稀土(长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285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