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混合判据的非侵入式IH电饭煲运行辨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28330.0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26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傅萌;邓士伟;苗青;耿树军;冯燕钧;何朝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智臻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3 | 代理人: | 张学彪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辨识 非侵入式 无功功率 判据 有功功率变化 电流波形数据 电压波形数据 采样频率 有功功率 运行状态 占空比 关断 进线 启停 温控 匹配 采集 统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混合判据的非侵入式IH电饭煲运行辨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一定的采样频率范围内,采集总进线处的电流波形数据u、电压波形数据i,并计算平均有功功率序列P及平均无功功率序列Q;计算开启时候的有功功率变化ΔPon、无功功率变化ΔQon及关断时候的有功功率变化ΔPoff及无功功率变化ΔQoff;匹配负荷相邻的启停,并统计负荷以占空比k运行个数M及温控时间间隔Δtctr;如果P1<P<P2,M>M0,Q1<Q<Q2,T1<Δtctr<T2则判断为IH电饭煲。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混合判据的非侵入式IH电饭煲运行辨识方法,该方法能够高效准确的辨识出IH电饭煲运行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用电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混合判据的非侵入式IH电饭煲运行辨识方法。
背景技术
居民电力负荷监测分解技术是一门新兴的智能电网基础支撑技术,与目前智能电表仅量测用户总功率不同,它以监测并分解出居民户内所有电器的启动时间、工作状态、能耗情况为目标,从而实现更加可靠、精确的电能量管理。电力负荷监测分解技术使用户的电费清单像电话费清单一样,各类家用电器的用电量一目了然,从而使用户及时了解自己的用电情况,为合理分配各个电器的用电时间及相应的用电量提供参考,最终能够有效减少电费支出和电能浪费。Google统计数据显示,如果家庭用户能够及时了解住宅电器的详细用电信息,就能使每月电费开支下降5%~15%。如果全美国有一半家庭每个月节省这么多开支,减少的碳排放量相当于减少800万辆汽车的使用。对于工业用户而言,其负荷投切安排一般是比较固定的,只需分时计量即可,对负荷分解的需求较少,本项目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住宅用电负荷。
目前,居民电力负荷监测分解技术主要分为侵入式监测分解(Intrusive LoadMonitoring and decomposition,ILMD)和非侵入式监测分解(Non-intrusive LoadMonitoring and decomposition,NILMD)两大类:
(1)侵入式负荷监测分解技术(ILMD):侵入式负荷监测将带有数字通信功能的传感器安装在每个电器与电网的接口,可以准确监测每个负荷的运行状态和功率消耗。但大量安装监测传感器造成建设和维护的成本较高,最重要的是侵入式负荷监测需要进入居民家中进行安装调试,容易造成用户抵制心理。
(2)非侵入式负荷监测分解技术(NILMD):仅在用户入口处安装一个传感器,通过采集和分析入口总电流、电压等信息来判断户内每个或每类电器的用电功率和工作状态(例如,空调具有制冷、制热、待机等不同工作状态),从而得出居民的用电规律。和侵入式负荷分解相比,由于只需要安装一个监测传感器,非侵入负荷分解方案的建设成本和后期维护难度都大幅降低;另外,传感器安装位置可以选择在用户电表箱处,完全不会侵入居民户内进行施工。可以认为,NILMD以分解算法代替ILMD系统的传感器网络,具有简单、经济、可靠、数据完整和易于迅速推广应用等优势,有望发展成为高级量测体系(AMI)中新一代核心技术(成熟后,NILMD算法也可以融合到智能电表的芯片内),支持需求侧管理、定制电力等智能用电的高级功能,也适用于临时性的负荷用电细节监测与调查。
IH电饭煲加热原理为电磁加热,因此在电气特性上与传统电热板加热原理的电饭煲有很大的区别,通过调研表明,IH电饭煲除了有间歇运行的特性外,其在运行过程中还伴随着无功的变化,因此现有的辨识电饭煲的非侵入负荷辨识算法已不适用于IH电饭煲的辨识。
综上所述,NILMD技术已经逐渐成为一个研究热点,相关技术的突破和产业化对全社会的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目前,NILMD技术的研究还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有效区分冲击钻与定频空调的算法还有待突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智臻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智臻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283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火电厂绘制电压耐受力曲线的方法
- 下一篇:高频信号线质量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