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手持式灭火棒灭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25143.7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85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霍文军;李福敏;刘玥;郭跃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盛图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31/02 | 分类号: | A62C31/02;A62C13/68;A62C37/0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朱圣荣 |
地址: | 241100 安徽省芜湖市芜湖县湾沚***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手持 灭火 方法 | ||
本发明适用于消防用品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手持式灭火棒的灭火方法,该方法包括:S1、将喷嘴对准明火;S2、控制触发开关处于导通状态,通过引线将干电池释放的电流引入药柱靠近中间接头的端面;S3、药柱基于导入的电流进行化学反应,化学反应释放的灭火剂经喷嘴喷向明火。本发明提供的灭火方式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灭火棒体积小,且重量轻,使用更加灵活,便于随身携带,且适用于移动场所及狭小场所的扑火;2.灭火棒无需带压存储,运输携带更方便;3.将干电池作为电源,维护更换方便,用直流电作为药注的启动引发方式,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消防用品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手持式灭火棒灭火方法。
背景技术
火灾前期大多是通过灭火器进行扑救,灭火器能用于扑救A类、B类、E类、F类火灾,传统的灭火器分量重,在使用过程中携带不便于,此外,传统灭火体积大,不适用于移动式场所或狭小空间的扑火。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手持式灭火棒的没活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灭火方式中存在的灭火器随身携带不方便、且不适用于移动式场所或狭小空间的扑火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手持式灭火器,所述手持式灭火棒包括:
壳体,由喷嘴、注药腔、中间件接头及手柄组成,喷嘴设于注药腔的一端,注药腔的另一端通过中间接头与手柄的一端连接;设于注药腔内的药柱,药柱靠近中间接头的端面上设有两根引线;设于手柄内的干电池,干电池的负极与其中一根引线连接,电池的正极通过触发开关与另一根引线连接,该触发开关设于中间连接件,基于该手持式灭火棒的灭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喷嘴对准明火;
S2、控制触发开关处于导通状态,通过引线将干电池释放的电流引入药柱靠近中间接头的端面;
S3、药柱基于导入的电流进行化学反应,化学反应释放的灭火剂经喷嘴喷向明火。
进一步的,所述触发开关上设有保险销,该保险销垂直于触发开关的启动方向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在药柱与注药腔内设有隔热层。
进一步的,在注药腔靠近喷嘴端的内侧设有弹性挡圈,弹性挡圈与药柱端面过盈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手持式灭火棒包括:
套筒,套筒的一端与注药腔螺纹连接,另一端的内侧设有带通孔的连接块,连接块通过泄压连接机构与套筒内侧壁连接,喷嘴固定于所述通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泄压连接机构包括:
设于连接块上的凹槽,凹槽的延伸方向与药柱的喷射方向垂直,在凹槽内设有弹簧及弹珠,弹簧的一端与凹槽底部连接,另一端与弹珠接的一侧触连接,弹珠的另一侧与设于套筒内侧壁的弧面接触。
进一步的,套筒与注药腔之间、注药腔与中间连接件、中间连接件与手柄通过O形圈密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手持式灭火棒包括:底盖,底盖与手柄远离中间连接件一端,与手柄的口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手持式灭火棒包括:锥形弹簧及导电底托,锥形弹簧的一端与底盖的内端面固定,另一端与导电底托一端面接触,导电底托的另一端面与干电池的负极接触。
进一步的,在药柱靠近中间连接件的一端设有隔热垫,两引线穿过隔热垫与干电池的正极及负极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灭火方式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灭火棒体积小,且重量轻,使用更加灵活,便于随身携带,且适用于移动场所及狭小场所的扑火;
2.灭火棒无需带压存储,运输携带更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盛图消防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盛图消防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251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摩托车变速箱
- 下一篇:蛇用疫病防治喷淋液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