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23053.4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27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陈丹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暴雪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00 | 分类号: | B60K1/00;B60K17/06;H02K49/04;H02K49/10 |
代理公司: |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9 | 代理人: | 刘立春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能源汽车 调速机构 永磁转子 导体转子 减速箱 电磁感应效应 中间轴传动 避免振动 不同条件 从动法兰 过载保护 互相连接 驱动电机 谐波干扰 软启动 减速 传递 | ||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汽车效应领域并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导体转子、永磁转子、调速机构和减速箱;所述的导体转子与永磁转子通过电磁感应效应互相连接;所述的永磁转子与调速机构通过从动法兰固定连接;所述的调速机构和减速箱通过中间轴传动连接;所述的使用方法包括启动、加速、减速等不同条件下的控制、操作步骤。本发明装置可实现驱动电机的软启动、过载保护、避免振动传递、减少谐波干扰,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使用指导性强,具有很强的现实实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装置及其使用方 法。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除汽油、柴油发动机之外所有其它能源汽车.包括燃料电 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其废气排放量比 较低。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现有超过400万辆液化石油气汽车,100多万辆 天然气汽车。目前中国市场上在售的新能源汽车多是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 汽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公告定义,新能源汽车是 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 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 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近年来,随着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 汽车是行业发展的一种趋势,众所周知,电动汽车的发展所遇到的瓶颈问题 主要集中在驱动电机、蓄电池和充电桩领域。目前电动汽车装置所用的驱动 电机普遍为永磁电机或开关磁阻电机,永磁电机或开关磁阻电机存在价格昂 贵、制造过程复杂的缺点,而目前交直流电机具有成本便宜、技术成熟、运 行噪声小等优点,所以如何利用现有技术中的交直流电机作为驱动电机,在 传动变速系统中做出结构和技术改进,使之与交直流电机能够匹配使用,达到进一步降低成本且提高汽车传动性能的目的,以满足我国市场对电动汽车 的需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方案中物流车无法实时共享数据、信息以及无法控 制检测车厢内温度信息造成所运送物品损害、腐烂的难点,提供一种新能源 物流车及其使用方法。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设计一种新能源汽车装置,包括蓄电池、变速装置、电动机和传动装置, 所述的变速装置由导体转筒、永磁转筒、调速机构和减速箱组成;所述的导 体转筒包括主动法兰、导体转筒和内层导体;所述的主动法兰套设在输入轴 上,且主动法兰通过螺栓固定在输入轴上;所述的导体转筒为空心圆形结构 且圆形结构的边上固接有垂直的圆环,所述的导体转筒圆形结构空心部分套 设在输入轴上且导体转筒与主动法兰固定连接;所述的内层导体为环形结构, 且内层导体套设在导体转筒环形结构内;所述的永磁转筒包括永磁转筒和从动法兰,所述的永磁转筒为空心圆形结构且圆形结构的边固接有垂直的圆环; 所述的永磁转筒和从动法兰套设在中间轴上且永磁转筒和从动法兰与中间轴 通过齿轮连接;所述的永磁转筒在向左极限位置时靠近导体转筒,永磁转筒 向右移动极限位置时永磁转筒的左端面与导体转筒的右端面处于同一平面 上;
所述的调速机构包括第一轴承、圆套、调节手柄和轴承端盖;所述的第 一轴承内圈套设并固接在从动法兰上,轴承的外圈与所述的圆套内圈固接, 所述的圆套外设有调节手柄;所述的轴承端盖固接在轴承外圈且远离永磁转 筒一端的端面上;所述的中间轴靠近永磁转筒的一端端部还固接有限位挡块;
所述的减速箱包括小齿轮、大齿轮和箱体;所述的小齿轮套设并固接在 中间轴上;所述的大齿轮套设并固接在输出轴上;所述的小齿轮啮合连接大 齿轮;所述的中间轴和输出轴通过第二轴承与箱体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暴雪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暴雪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230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