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连接动力输入和输出的湿式离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20337.8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30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潘佳;王林伟;陈永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前进齿轮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13/52 | 分类号: | F16D13/52;F16D13/58;F16D13/70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陈继亮 |
地址: | 31120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连接 动力 输入 输出 离合器 | ||
一种用于连接动力输入和输出的湿式离合器,它包括动力输入轴和动力输出轴,动力输入轴通过花键连接接合套,接合套上装有多个相对不能旋转但能沿轴向移动的主动摩擦片;一离合器轴支撑在变速箱箱体上,上面装有多个相对不能旋转但能沿轴向移动的从动钢片和承压板,每个偶数从动钢片上对称装有4个弹性橡胶塞,使相邻布置的奇数从动钢片和偶数从动钢片之间形成合适的间隔距离;主动摩擦片安插在奇数从动钢片和偶数从动钢片之间;离合器轴的槽内固定有孔用弹性挡圈,碟形弹簧设置在承压板与孔用弹性挡圈两个相对不发生旋转的部件之间,且碟形弹簧能够沿轴向发生弹性形变;所述离合器轴的内部沿轴向移动安装有活塞。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用于连接动力输入和输出的湿式离合器,属于变速箱传动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湿式离合器是变速箱传动系统传递动力的关键部件,当湿式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空转时,变速箱内的润滑油在各摩擦副间隙中形成润滑油膜,摩擦片与钢片之间的速差对润滑油膜产生剪切力,造成离合器带排。离合器带排会降低变速箱传动效率,增加功率损失;同时,由于生产加工工艺等因素,造成摩擦副的平面度无法保证在合理的公差范围内,致使离合器结合过程会有异响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能有效解决带排工况,并能在摩擦副结合时不产生异响,同时可用于大批量生产加工的用于连接动力输入和输出的湿式离合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用于连接动力输入和输出的湿式离合器,它包括动力输入轴和动力输出轴,发动机动力经变速箱动力传递并连接动力输入轴,所述的动力输入轴通过花键连接接合套,接合套上装有多个相对不能旋转但能沿轴向移动的主动摩擦片;一离合器轴支撑在变速箱箱体上,上面装有多个相对不能旋转但能沿轴向移动的从动钢片和承压板,每个偶数从动钢片上对称装有4个弹性橡胶塞,使相邻布置的奇数从动钢片和偶数从动钢片之间形成合适的间隔距离;主动摩擦片安插在奇数从动钢片和偶数从动钢片之间;
所述离合器轴的槽内固定有孔用弹性挡圈,碟形弹簧设置在承压板与孔用弹性挡圈两个相对不发生旋转的部件之间,且碟形弹簧能够沿轴向发生弹性形变;所述离合器轴的内部沿轴向移动安装有活塞,该活塞可推压被动钢片,使所述主动摩擦片和从动钢片紧密贴合,带动接合套与离合器轴结合。
作为优选:所述的弹性橡胶塞使奇数从动钢片和偶数从动钢片之间强制形成的间隔距离大于主动摩擦片的厚度,以保证该湿式离合器在脱排后不会因为主动摩擦片与从动钢片之间的间隙过小而造成离合器带排;
所述的离合器轴上套置有止动摩擦片,其突出部位孔穿有固定在箱体上的固定销,所述的止动摩擦片不能旋转且能轴向移动;所述的离合器轴上还套置有止动钢片,该止动钢片能旋转且能轴向移动;所述止动摩擦片和止动钢片在复位弹簧压力的作用下可紧密贴合,并使离合器轴不能发生旋转。
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合理,能有效解决带排工况,并能在摩擦副结合时不产生异响,同时可用于大批量生产加工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介绍: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连接动力输入和输出的湿式离合器,它包括动力输入轴1和动力输出轴2,发动机动力经变速箱动力传递并连接动力输入轴1,所述的动力输入轴1通过花键连接接合套3,接合套3上装有多个相对不能旋转但能沿轴向移动的主动摩擦片4;一离合器轴5支撑在变速箱箱体14上,上面装有多个相对不能旋转但能沿轴向移动的从动钢片6和承压板7,每个偶数从动钢片6b(从右侧起)上对称装有4个弹性橡胶塞8,使相邻布置的奇数从动钢片6a和偶数从动钢片6b之间形成合适的间隔距离;主动摩擦片4安插在奇数从动钢片6a和偶数从动钢片6b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前进齿轮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前进齿轮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203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操纵机构卡死的拉杆设计
- 下一篇:防振稳定式离合器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