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温漂系数双向连续可调的控制电路和电压调节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09903.5 | 申请日: | 2017-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925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杨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智财全技术转移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P9/30 | 分类号: | H02P9/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丈八***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系数 双向 连续 可调 控制电路 电压 调节器 | ||
本发明属汽车发电机电子控制技术领域,涉及温漂系数双向连续可调的控制电路和电压调节器,控制电路包括:第二晶体管基极接收外部信号、发射极经第一电阻接地、集电极接第一晶体管发射极;第一、三、五晶体管集电极接正极、第一、三、五晶体管基极分别通过第二、四、五电阻接正极;第四晶体管基极经第三电阻接第二晶体管集电极,第四、六晶体管发射极均经第六电阻接地,第四晶体管集电极接第三晶体管发射极,第六晶体管基极经第七电阻接第四晶体管集电极,第六晶体管集电极接第五晶体管发射极,第七晶体管栅极接第六晶体管集电极,第七晶体管源极接地、漏极作为控制负载的输出端,第一电阻用于调整温漂系数;电压调节器还包括取样及续流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发电机电子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温漂系数双向连续可调的控制电路和电压调节器。
背景技术
电气设备的电子控制电路在实现其目标值的控制过程中,外围会因为电子控制电路所处的环境温度使系统输出端实际值与目标值有些偏差,在工作环境所涉猎的温区内,实际值与目标值的往往呈现非线性的曲线关系。因此,许多电路为了矫正这一曲线关系、或者为了克服温漂等均需要调整温漂系数,所述的温漂系数即为实际值与目标值之间的比例关系,即:λ=(Va-Vt)/Vt,其中Va为实际值,Vt为目标值,λ为温漂系数或称温度系数。但由于Vt与温度的关系曲线较为复杂,为了实现理想的温漂系数,使得矫正温漂系数较为困难,要想获得较好的矫正效果,有些采取软件修正的方法,使电路结构复杂化、成本上升,而且处理器芯片对环境温度和抗干扰性要求较高。
现有的温漂系数调控电路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上述所述的调整电路复杂、成本高,二是采用简单的温漂系数调整电路往往依赖于对元器件的温漂特性进行严格筛选,对于采用不同型号、不同批次的元件需要进行重新标定筛选,增加了设计复杂性、也使电路一致性、可靠性受到影响。
特别是对于汽车发电机电压调节器来说,其工作环境温度变化范围较大,而且对发电机输出电压还有这特殊的温度系数要求,因此对于电压调节器更应该严格控制其温漂系数,然而,现有技术的发电机电压调节器的温漂系数多是依赖于二极管的温度系数特性,包括一些稳压值4.7V及以上的稳压二极管的稳压值呈现正温度系数、3V及以下的稳压值温负温度系数,普通PN结正向导通阈值呈正温度系数,需要将它们严格筛选合理组合、经过多次试验确定才能选出适合要求的温漂系数的元件来,给企业生产带来很大的技术浪费。
因此需要设计出电路较为简单、成本较低的易于调整温漂系数的控制电路及易于调整温漂系数的发电机电压调节器,以适应工业控制电路、民用电器以及汽车对发电机控制技术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路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低的易于调整温漂系数的控制电路及易于调整温漂系数的发电机电压调节器。
依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温漂系数双向连续可调的控制电路,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第五晶体管、第六晶体管、第七晶体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和第七电阻,其中:
所述第二晶体管的基极用于接收前级外部电路的输入信号,所述第二晶体管的发射极通过所述第一电阻接地,所述第二晶体管的集电极和所述第一晶体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集电极和电源正极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第二电阻和电源正极连接;
所述第四晶体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第三电阻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集电极,所述第四晶体管的发射极和所述第六晶体管的发射极连接且通过所述第六电阻接地,所述第四晶体管的集电极和所述第三晶体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集电极和电源正极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第四电阻和电源正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智财全技术转移中心有限公司,未经西安智财全技术转移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099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力发电系统供电控制方法
- 下一篇:设备自动电控操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