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硬脆性材料多线切割用冷却液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09390.8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858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赵江涛;刘龙江;邱磊;常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康达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M169/04 | 分类号: | C10M169/04;C10N30/06;C10N30/04;C10N30/18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吕伴 |
地址: | 201419***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液 硬脆性材料 多线切割 表面活性剂 防霉剂 分散剂 分散性 冷却性 润滑剂 润滑性 消泡剂 消泡性 制备 |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硬脆性材料多线切割用冷却液,由表面活性剂、润滑剂、分散剂、消泡剂、防霉剂制备而成。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本产品可以与水以较广泛的比例混合,混合后的冷却液具有优异的冷却性、润滑性、分散性、消泡性等,可延长机器工作时间、提高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用冷却液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硬脆性材料多线切割用冷却液。
背景技术
硬脆性材料指高硬度、高脆性材料,如蓝宝石、单晶及多晶硅、石英、锗及砷化镓等。此类材料在光伏、半导体等电子和光学产业中广泛应用。
伴随半导体、光伏材料技术的发展,对硬脆性晶片的规格和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晶片大直径薄片化已成为当前太阳能等晶片材料发展的显著特征和必然趋势,同时晶片尺寸的增大及变薄对其生产的工艺技术设备及附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线切割已经成为其主要切割手段,而其中的切削液是其中必不可少的辅材。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硬脆性材料在多线切割过程中由于摩擦力大、润滑性差而导致的产品表面出现线痕、色差、光洁度低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硬脆性材料多线切割用冷却液。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硬脆性材料多线切割用冷却液,由以下重量百分比原料制备而成: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表面活性剂采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采用EO-PO-EO嵌段共聚的低泡表面活性剂;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润滑剂采用酯类润滑剂,优选的采用三乙醇胺油酸酯、季戊四醇油酸酯、聚乙二醇酯、蓖麻油酸酯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以上的混合。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分散剂采用聚羧酸盐、聚(甲基)丙烯酸衍生物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以上的混合。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消泡剂采用聚二甲基硅氧烷、聚醚改性有机硅、特殊改性的自乳化聚硅氧烷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以上的混合。消泡剂能够有效抑制切割过程中产生的泡沫,使机器正常工作。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防霉剂采用异噻唑啉酮衍生物、苯并咪唑化合物、三嗪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以上的混合。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本产品可以与水以较广泛的比例混合,混合后的冷却液具有优异的冷却性、润滑性、分散性、消泡性等,可延长机器工作时间、提高产品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硬脆性材料多线切割用冷却液,其制备方法是向反应釜中加入低泡非离子表面活性剂40kg、季戊四醇油酸酯15kg、聚羧酸钠15kg、苯并咪唑氨基甲酸甲酯1kg,开始搅拌,以50r/min搅拌30min,搅拌均匀,直至混合物颜色均一透明,然后缓慢加入聚二甲基硅氧烷消泡剂5kg,投料结束后,以20r/min搅拌30min,得到产品。
实施例2
一种硬脆性材料多线切割用冷却液,其制备方法是向反应釜中加入低泡非离子表面活性剂40kg、聚乙二醇酯18kg、聚羧酸钠16kg、羟乙基六氢均三嗪1kg,开始搅拌,以50r/min搅拌30min,搅拌均匀,直至混合物颜色均一透明,然后缓慢加入聚醚改性有机硅消泡剂5kg,投料结束后,以20r/min搅拌30min,得到产品。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康达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康达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093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型机械传动用润滑剂
- 下一篇:一种回转窑高温轮带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