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低C/N比废水处理的脱氮菌制剂的制备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08766.3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705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智;梅荣武;张宇;王慧荣;王震;王晓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02F3/34;C12R1/38;C12R1/01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黄平英 |
地址: | 310007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氮菌 低C/N 废水处理 制备和应用 信号分子 出水 减排 总氮 高丝氨酸内酯 好氧反硝化菌 化工废水处理 工艺条件 生化系统 脱氮菌剂 脱氮效率 制剂应用 土著菌 调理 硝化 异养 酰基 制备 诱导 污水 | ||
1.一种适用于低C/N比废水处理的脱氮菌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经斜面活化的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控温30-38℃,通气1:0.5-1,培养12-24h,得液体菌液;
(2)在人工配制污水与待处理低C/N比废水的混合水中加入兼氧性活性污泥3000-5000mg/L,同时按1~10g/L加入所述液体菌液并加入诱导剂0.1-1mg/L,间隙性曝气搅拌培养,控制溶解氧浓度0.1-0.5mg/L,控温25-35℃;
(3)培养1~3天后静置沉淀污泥,去除上清液,加入等体积如步骤(2)中所述混合水,并按步骤(2)添加菌液及AHLs类诱导剂,与步骤(2)相同条件下重新搅拌培养,如此重复若干次,直至污泥浓度达到5000mg/L以上,平板检测污泥中活菌浓度达到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为红球菌(Rhodococcus sp.)、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根瘤菌(Rhizobium sp.)、丛毛单胞菌(Comamonas sp.)中任一两种组合,且步骤(1)中分别进行斜面活化、步骤(2)中分别按0.5~5g/L投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水中人工配制污水与待处理低C/N比废水的混合体积比为1:0.5~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配制污水中含有葡萄糖0.1~0.3g/L、乙酸钠0.2~0.4g/L、蛋白胨0.1~0.2g/L、硫酸铵0.03~0.07g/L、硝酸钠0.1~0.5g/L、尿素0.005~0.015g/L、磷酸二氢钾0.02~0.08g/L,磷酸氢二钾0.005~0.015g/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C/N比废水为C/N小于10的化工类有机物废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导剂为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类物质。
7.一种如权利要求1~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脱氮菌制剂。
8.一种如权利要求7所述脱氮菌剂在低C/N比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如权利要求7所述脱氮菌制剂采用连续和/或间隙添加方式加入到污水生化处理系统的进水端,所述脱氮菌制剂每天的添加量为污水处理量的千分之0.01-0.1,连续投加10-30d。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低C/N比废水为C/N小于10的化工类有机物废水,废水处理的工艺为活性污泥法或生物膜法污水生物处理工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未经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0876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