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体废物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08237.3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57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曾招乐;林晨;王应灿;姚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固体废物处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7/00 | 分类号: | F23G7/00;F23G5/00;F23G5/44;F23J15/02;F23J3/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吴志龙 |
地址: | 350119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套 焚烧炉 内壳 上料系统 固体废物处理 布袋除尘器 内壳内表面 传送管道 联通装置 隔离板 飞灰 卸灰 子车 夹套外壳 末端延伸 酸性气体 斜向设置 出灰端 有效地 封闭 灰渣 排出 遮蔽 焚烧 背离 承载 腐蚀 室内 外部 移动 维护 | ||
1.一种固体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焚烧炉及上料系统,所述焚烧炉及上料系统之间的联通装置,所述焚烧炉所述联通装置朝向焚烧炉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斜向设置的夹套内壳,所述夹套内壳端部与焚烧炉固定连接,所述夹套内壳外部套设有夹套外壳体,所述夹套内壳与夹套外壳体之间的区域形成封闭的冷却空间,夹套外壳体上具有向夹套外壳体与夹套内壳之间的冷却空间填充冷却介质的冷却介质入口及冷却介质出口,所述夹套内壳内部朝向上料系统的一侧固定有遮蔽夹套内壳内表面的隔离板;
所述焚烧炉背离上料系统的一侧具有由多个布袋仓构成的布袋除尘器,所述布袋除尘器包括气体入口及气体出口,所述焚烧炉顶部设置有烟气出口,所述烟气出口与布袋除尘器的气体入口联通,所述布袋除尘器内各个布袋仓下端具有灰斗,所述灰斗下端具有出灰端,所有的出灰端置于一封闭的传送管道内,所述传送管道内设置有螺旋输送装置,所述传送管道的末端延伸至一封闭的卸灰室,所述卸灰室内设置有承载物料的飞灰子车,卸灰室内具有多个朝向飞灰子车的降尘喷淋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体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板与夹套内壳内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夹套内壳的内壁固定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朝向夹套内壳中部设置有槽状板,所述槽状板一侧具有以供隔离板插入的开口,槽状板朝向夹套内壳中部的一端具有向槽状板中部弯折的限位挡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体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套内壳的内壁向夹套内壳中部固定连接有竖向的固定块,所述隔离板与固定块经螺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固体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管道的末端具有固定联通有斜向设置的导灰管,所述导灰管的下端具有卸灰端口,卸灰端口处设置有控制导灰管内通道启闭的电磁阀,导灰管侧部设置有震动电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固体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卸灰室内固定有导轨,所述飞灰子车包括料斗及设置于料斗下方的滚轮,所述滚轮置于导轨上且与导轨滑动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固体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飞灰子车后侧固定有封料电机,所述封料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封板,降尘喷淋装置包括固定于卸灰室墙面上的喷头,所述喷头经管路与出水装置联通,所述管路上设置有水泵,所述喷头朝向飞灰子车上表面,卸灰室内地面设置有用于排水的排水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固体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器组内各个布袋除尘器具有气体通入接口及气体输出口,朝向焚烧炉一侧布袋除尘器的气体通入接口与气体入口联通,位于中部相邻的布袋仓中气体输出口与旁侧布袋仓的气体通入接口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体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卸灰室一侧具有以供车进出的进出口,所述进出口处安装有门帘。
9.一种固体废物处理装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利用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固体废物处理装置,具体处理方法如下:
(1)工作时,隔离板遮蔽了夹套内的内表面避免了酸性的气体或液体与夹套内壳直接接触,从而能够避免夹套内壳的损坏,另外由于隔离板与夹套内壳内壁之间留有间隙,夹套内壳内部的冷却能够更为节能,温度更为均匀;
(2)定期检查隔离板并进行更替隔离板即可;
(3)卸灰时,导灰管下端的出灰端靠近飞灰子车,开启卸灰室墙面上的喷头,飞灰子车后侧固定有封料电机驱动驱动封板处于竖直状态;
(4)飞灰子车内的飞灰积累较多需要停止卸灰时,封料电机驱动封板处于水平状态遮蔽飞灰子车的上表面,飞灰子车通过轨道移动至卸灰室的外部倾倒;
喷头可继续开启清理卸灰室内地面,同时卸灰阀暂时关闭,等待飞灰子车再次进入卸灰室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固体废物处置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固体废物处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0823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堵塞下料通道装置
- 下一篇:一种废气焚烧炉燃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