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自锁的防污染压力行程开关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07735.6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02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冯沛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利安达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16 | 分类号: | H01H3/16;H01H1/52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永裕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206 | 代理人: | 杨启成 |
地址: | 5282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染 压力 行程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力控制开关。
背景技术:
现有的带自锁的压力行程开关,如专利201310414377.7所公开的,在受压弹簧片前端连接有钩,对应钩的压板上设置有钩扣,工作时,当电器发生故障导致不正常加热,使压力锅的压力达到设定的安全值时,压力锅的中层底部往下移动,通过压力感受顶子顶推动受压弹簧片,受压弹簧片通过通过绝缘柱推动压力开关的上弹片机构的弹片,使钩钩在钩扣上,这样,即使压力锅的温度因断电而温度降下来,受压弹簧片也不会复位,使电源导通,从而实现自锁,直至人们将故障排除,将钩推离钩扣,压力行程开关才恢复运作。此种带自锁的压力行程开关,由于是开放式的,因此,自锁后,人们是很容易将钩推离钩扣,使压力行程开关恢复运作。但是,由于有些场合需要压力行程开关是封闭的,以保护开关触点免受外界的污染,保证压力行程开关的正常运行,这样,若将已有技术的自锁结构简单地移用到带有防污染结构的压力行程开关,如201410580593.3所公开的技术上,一旦自锁后,就不能进行解锁的工作,从而因压力行程开关不能恢复原有状态而导致电器不能恢复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防止外界环境污染的且带有超压保护自锁的带自锁的防污染压力行程开关。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带有封闭容腔的容腔体、穿接固定在容腔体上的管筒状连接支架、瓷套、受压弹簧片、带有接线耳及触头的固定触点、带有接线耳及触点的弹片机构、绝缘柱,瓷套套接在位于封闭容腔内的那部分管筒状连接支架上,固定触点、弹片机构套接在封闭容腔内的那部分筒状连接支架上,固定触点、弹片机构间的筒状连接支架上套接有瓷环,弹片机构的接线耳和固定触点的接线耳穿出容腔体外,在容腔体顶部端面上设置有凸台,受压弹簧片的其中一端固定在凸台上,绝缘柱穿过容腔体上端面进入封闭容腔内,绝缘柱的其中一端连接在飘出凸台外的受压弹簧片上,绝缘柱的另一端连接在弹片机构上,其特别之处在于弹片机构的自由端上设置有向下的弹片,弹片的自由端设置有向内的钩头,容腔体底面上对应钩头处设置有扣,容腔体上设置有脱钩结构。使用时,将本发明固定在压力电器上,受压弹片的自由端靠在压力锅底上,随着压力锅的压力增大,锅底膨胀变形,带动受压弹片移动,进而带动绝缘柱往下移动,下压弹片机构,使弹片机构上的触头与固定触点上的触头分离,从而达到压力行程开关的作用,当压力锅的内的温度超出设定温度,以至于受压弹片继续移动,进而带动绝缘柱往下移动,下压弹片机构,使弹片机构上的钩头到达扣的位置并钩在扣上时,即使压力锅的温度下降,受压弹片也不能利用其回弹力通过绝缘柱带动弹片机构复位,直至使用者在确定故障排除,压力锅可恢复正常使用时,可通过脱钩结构使钩头脱离扣的作用,这样,压力开关就能恢复其原有的功能。
这里,脱钩结构包括穿进容腔体内的拉杆、位于封闭容腔内且由拉杆带动的套圈,套圈套在弹片上。使用时,套圈相对弹片移动,以便弹片能带动钩头钩上扣,需要钩头从扣上脱离时,通过拉杆带动套圈往外侧移动,套圈则带动钩头从扣上脱离。采用套圈,这样,弹片就能沿套圈上下移动而在套圈处于自由状态时,不影响弹片带动钩头钩在扣上。
或者,脱钩结构是端头是锥形的移动块,移动块向着扣从容腔体底部穿进且其锥形端头的锥面对着钩头。使用时,使移动块远离扣,这样,钩头就能顺利地钩在扣上,需要钩脱离扣时,使移动块往扣移动,其锥形端头的锥形面与钩头相对移动,将钩头挤出扣的作用范围,从而使钩头脱离扣的作用。
或者,弹片中部设置有竖向的导槽,脱钩结构包括从侧面穿进腔体的腔体内的且穿过导槽的钩杆、位于钩杆端头额钩。使用时,钩杆相对导槽移动,以便弹片能带动钩头钩上扣,需要钩头从扣上脱离时,通过钩杆带动钩往外侧移动,钩则通过往外拉弹片使钩头从扣上脱离。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能防止外界环境污染的且带有超压保护自锁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利安达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利安达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077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