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恶臭废气治理装置拮抗物质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06709.1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797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储海蓉;周呈;朱明新;徐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大环境科技南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D53/78 |
代理公司: | 南京思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88 | 代理人: | 吕鹏涛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南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淋 反应釜 吸附 催化反应装置 恶臭废气 喷淋装置 催化氧化 循环水泵 治理装置 除味箱 连接管 吸附箱 异味 连通 废气处理技术 化学反应处理 进气接口 排气接口 气体通过 上端侧壁 吸附作用 氧化反应 中部侧壁 除味 拮抗 废气 中和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恶臭废气治理装置,包括喷淋装置和催化反应装置,喷淋装置包括喷淋反应釜和设置在喷淋反应釜旁侧的循环水泵,喷淋反应釜的中部侧壁设有进气接口,喷淋反应釜的上端侧壁设有排气接口,喷淋装置与催化反应装置通过第一连接管连通,喷淋反应釜与循环水泵通过第二连接管连通,所述催化反应装置包括干燥吸附箱、催化氧化箱和吸附除味箱。本发明通过喷淋反应釜、干燥吸附箱、催化氧化箱和吸附除味箱依次对废气进行喷淋、干燥吸附、氧化反应和吸附除味,能够有效的中和恶臭废气内的有害物质,并将带有异味的气体通过吸附作用或用药剂进行化学反应处理,消除异味,其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恶臭废气治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生产制造涉及的种类和方法也越来越多,其中许多的行业伴随着生产的进行,会产生许多的污染物,特别是炼油、橡胶、化工和制药等行业,生产所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废渣等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对环境造成的极大的污染。这其中,废气一般会伴随着恶臭,恶心的气味不仅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其中一些物质还会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损害。因此,废气一般都会经过处理再排放到空气中去。现在也有一些装置用于治理废气,采用方法有过滤、吸附和化学反应等,其中有一种方法是通过紫外光使得氧化剂与废气中的一些没有充分氧化的元素如CO、SO等发生反应,使其充分反应,并产生CO2或H2O等无污染物质,减少废气对环境的污染,并出去其附有的恶臭气味。但是这些装置由于结构等因素,其催化降解效率较低,使得装置运行的成本较高,而且部分装置采用全密封的结构,虽然使其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防止废气泄漏,但其内部设备的更换则更加复杂和困难,特别是其内部的一些用于与废气发生反应的物质,这些东西需要经常的更换,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恶臭废气治理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恶臭废气治理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恶臭废气治理装置,包括喷淋装置和催化反应装置,喷淋装置包括喷淋反应釜和设置在喷淋反应釜旁侧的循环水泵,喷淋反应釜的中部侧壁设有进气管接口,喷淋反应釜的上端侧壁设有排气接口,喷淋装置与催化反应装置通过第一连接管连通,该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排气接口连接,另一端与催化反应装置的进气端连接,喷淋反应釜与循环水泵通过第二连接管连通,所述催化反应装置包括干燥吸附箱、催化氧化箱和吸附除味箱,干燥吸附箱和吸附除味箱分别位于催化氧化箱的前端和后端且干燥吸附箱和吸附除味箱均与催化氧化箱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喷淋反应釜呈圆柱结构且其内部设有容纳腔,容纳腔的上端设有若干个喷头,容纳腔的下端呈漏斗状,喷淋反应釜的上端和下端中心处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与所有喷头通过管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循环水泵上设有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和出水管,第一进水管上设有单向阀,第一进水管与水源连接,第二进水管与三通阀连通,出水管与喷淋反应釜的进水口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管上设有三通阀,该三通阀设有进水端、第一出水端和第二出水端,三通阀的进水端与喷淋反应釜的出水口连通,第一出水端与循环水泵的第一进水管连通,第二出水端连接有排水管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管的进气端高于其出气端,第一连接管在接近其排气端处设有迂回段,第一连接管在其迂回段设有集水箱,集水箱的侧壁上设有由弹性材料制成的排水软管,排水软管的上方设有用于收纳排水软管的卡扣,所述卡扣与集水箱固定连接。
所述干燥吸附箱内设有安装箱,安装箱内设有用于装载干燥吸附剂的干燥仓,所述干燥仓的两端设有让废气通过的通气网,干燥仓与安装箱通过销轴固定连接,安装箱与干燥吸附箱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大环境科技南通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工大环境科技南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067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