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鲈鱼抗风浪的网箱养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05726.3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267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钦州市钦州港国鸿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A01K61/60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5107 | 代理人: | 廖世传 |
地址: | 535008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鲈鱼 风浪 网箱 养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产养殖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鲈鱼抗风浪的网箱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鲈鱼又称花鲈、七星鲈,在分类学上属鲈形目、脂科,由于其繁殖和生长于沿海,有别于淡水生长的加州鲈和桂花鲈,故又称为海鲈,分布于中国、朝鲜及日本的进案浅海,属近岸浅海中下层鱼类,在我国沿海南北均有分布,喜栖息于浅海和河口咸淡水的中下层,也可进入淡水中生活。鲈鱼是西江水域的四大名鱼鲈、嘉、鳜、魽鱼之一,在水温1~36℃范围内均能生存,最适生长温度为20~30℃。鲈鱼生性好动,游动迅速,适应力强,生长快、肉质坚实鲜美,营养丰富,每百克鱼肉含蛋白质17.5克、脂肪3.1克和多种维生素,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但是近几年,由于捕捞过度,鲈鱼资源减少,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近海网箱养殖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花鲈鱼养殖方法,但目前的养殖技术仍然有待改善,存活率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鲈鱼抗风浪的网箱养殖方法,本养殖方法从选择养殖海域-选择网箱-网箱鱼种培育-养殖管理,针对鲈鱼的生长特性设置一套科学系统的方法,且网箱科学布置,既保证了网箱水流畅通,同时也保证饲料的营养全面,给鲈鱼提供一个健康营养的生活环境,鱼的存活率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鲈鱼抗风浪的网箱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养殖海域:选择水质清新、潮流通畅、低潮位时水深6m以上的海区,且海区无无污染、风浪较小、不受台风的正面袭击,远离航道,海区海底平坦;
(2)选择网箱:采用抗风浪网箱每四个并为一组,沿潮水流动方向纵向排列设置,使得每组网箱之间形成水流通道,网箱形状为四方体,网箱直径30~40m、高6m,每个网箱间距6m,网箱入水深度为6m,网箱距离岸边800m,网目大小随鱼的大小而更换改变;
(3)网箱鱼种培育:采用天然海捕的鱼种,选择活力较强、无伤、无病的健康鱼种,以40~50尾/m3放养密度置于网箱培育,且每个网箱泼洒10%聚维酮碘20ml,采用配合饲料作为饵料,每天投饵2次,每次投饵量为鱼体重要的10%~20%;
(4)养殖管理:每日检查鱼的生长、鱼病及设备工作等情况,做好合理投饵和防御鱼病,确保设备安全正常运行,做好养殖工作,同时做好疾病防治。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为了保证网箱的稳固,有效避免台风刮走网箱,保证网箱的抗风浪能力,有利于提高鱼的存活率,同时避免资源浪费,所述步骤(2)中每个网箱上均设有重量为30~45kg的坠石。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为了避免网箱网衣上的杂物影响网箱内水流,导致水质恶化使鱼死亡,保证给鲈鱼提供一个健康的生存环境,进一步提高鱼的存活率,所述步骤(3)中鱼种投放后,每1~2个月换洗或清洗网箱网衣1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效益:本养殖方法从选择养殖海域-选择网箱-网箱鱼种培育-养殖管理,针对鲈鱼的生长特性设置一套科学系统的方法,且网箱科学布置,既保证了网箱水流畅通,同时也保证饲料的营养全面,给鲈鱼提供一个健康营养的生活环境,鱼的存活率高。
根据大量实验,从鱼苗培育到成鱼,养殖一年,养殖结果为:平均体长41.5cm,平均规格907g/尾,平均每个网箱的存鱼量7489kg,每立方水体产鱼9.9kg。从鱼种到成鱼成活率8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说明。
实施例1
鲈鱼抗风浪的网箱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养殖海域:选择水质清新、潮流通畅、低潮位时水深6m以上的海区,且海区无无污染、风浪较小、不受台风的正面袭击,远离航道,海区海底平坦;
(2)选择网箱:采用抗风浪网箱每四个并为一组,沿潮水流动方向纵向排列设置,使得每组网箱之间形成水流通道,网箱形状为四方体,网箱直径30m、高6m,每个网箱间距6m,网箱入水深度为6m,网箱距离岸边800m,网目大小随鱼的大小而更换改变;
(3)网箱鱼种培育:采用天然海捕的鱼种,选择活力较强、无伤、无病的健康鱼种,以40尾/m3放养密度置于网箱培育,且每个网箱泼洒10%聚维酮碘20ml,采用配合饲料作为饵料,每天投饵2次,每次投饵量为鱼体重要的10%;
(4)养殖管理:每日检查鱼的生长、鱼病及设备工作等情况,做好合理投饵和防御鱼病,确保设备安全正常运行,做好养殖工作,同时做好疾病防治。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钦州市钦州港国鸿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未经钦州市钦州港国鸿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057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鱼苗培育技术
- 下一篇:一种中国鲎悬浮人工孵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