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喷头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05330.9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341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桂仁东;章程;毛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姚晟祺塑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47/34 | 分类号: | B65D47/34;B05B11/0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2 | 代理人: | 胡志萍,张群 |
地址: | 3154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喷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喷头。
背景技术
在化妆品领域,经常使用具有喷头的瓶体储存液体,例如乳液泵。乳液泵广泛用于化妆品及沐浴用品,当需要使用时,按压按头,即可把需要的乳液取出,这种方法即方便又卫生。授权公告号为CN20312739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新型乳液泵》(申请号:201320109153.0)披露了一种结构,其包括按头,按头套设于螺牙上端,按头底部与螺牙内部相对应设置有卡位,按头底部与螺牙上端设置的扣线相配合,螺牙内部设置有主柱,主柱顶端与按头内部相互倒角配合设置,主柱下方还设置有副柱,主柱和副柱之间设有弹簧,在螺牙下端套设有吸管。上述结构的乳液泵采用按头底部与螺牙内部卡位连接,按下按头旋转90度可切换开关,按头内部与主柱顶端相互倒角配合,按头上下活动时可产生吸力和泵液效果。
现有技术中的泵体普遍与上述结构类似,即空气通道及液体通道分为两路,这样的结构在使用时,需要先按压几次按头,将泵体中的空气排空,再在瓶体内储存一定的压力,才能将液体排出,且由于空气通道及液体通道分为两路,容易存在一定量的压力损失,导致出液速度慢,并且,无法适用于粉末的存储及输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即能适用于液体又能适用于粉末且出料速度快的新型喷头。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喷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瓶体,该瓶体内部中空从而形成用以储存物料的容置腔,所述瓶体顶部具有与容置腔相连通的开口;
泵体,该泵体上部限位在所述瓶体开口上,该泵体下部位于瓶体的容置腔中;所述泵体中部设置有上下贯通的第一导流通道;
活塞,能上下移动地设于泵体上部,该活塞上开设有与第一导流通道相连通的第二导流通道;
泵套,设于所述泵体上部并将活塞约束在泵体上;
弹簧,设于所述泵体中并上端与活塞相抵从而使所述活塞始终保持向上移动的趋势;
管吸装置,与泵体相连接,通过活塞的上下移动而使管吸装置上下动作,它包括有与第一导流通道贯通的吸管及使管吸装置始终保持向上移动趋势的弹性结构;以及
头帽,能上下移动地设于泵套上并内顶面与活塞的上端相抵,所述头帽的一侧开有与第二导流通道相连通的喷口。
作为改进,所述的管吸装置还包括有堵塞,所述堵塞设于泵体下方,所述堵塞的顶部具有向上延伸并穿过泵体底部伸入泵体中的配合柱,所述活塞向下移动状态下能抵压配合柱并驱使堵塞向下移动。采用上述结构,以实现吸管下移,从而将瓶体中的物料压入吸管并进一步输出。
为了便于生产及装配,所述堵塞能上下移动地套置在第一导流通道外周,所述吸管上部能上下移动地套置在第一导流通道外周并上端面与堵塞的下表面相抵。所述堵塞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向下延伸的装配套,该装配套的内表面与第一导流通道的外壁面共同形成能与吸管导向配合的导向槽。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导流通道设于泵体中部,所述泵体上设置有围绕第一导流通道外周布置的环形套,该环形套与第一导流通道之间连接有衔接片,该衔接片与所述第一导流通道的外壁、环形套的内壁共同围合成供活塞上下移动的配合腔。
为了便于装配,所述活塞的内壁面上设置沿高度方向延伸的定位筋,对应的,所述泵体的配合腔中竖向布置有能与定位筋上下导向配合而限制活塞相对于泵体周向转动的限位件。该限位件包括间隔布置的第一限位柱、第二限位柱,活塞上的定位筋插置在第一限位柱与第二限位柱之间的间隙中。
作为改进,所述的新型喷头还包括能对物料流量进行限制的限流杆,该限流杆活动插置在第一导流通道中,该限流杆的外周面与第一导流通道的内周壁之间形成有供物料及气体通过的间隙。所述限流杆的上端露出于第一导流通道的上端并具有能防止限流杆整体落入第一导流通道中的限位部。该限位部与导流杆主体的衔接处平滑过渡。采用该结构,一方面可防止出料量过猛,造成浪费;另一方面,可避免气体过快进入瓶体,影响出料量。
为了便于装配,所述泵体上部设置有能套置在瓶体开口外周的装配圈,所述泵套套置在装配圈的外周并顶部具有能与活塞下部相抵的限位圈。所述限位圈与活塞上部的外周壁之间构成一导向通道,所述头帽的下部具有能上下移动地插置在该导向通道中的导向套。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弹性结构为螺旋设于吸管下端的弹性筋,该弹性筋的下端连接有一坐落在瓶体底部的支撑环。采用该结构,以使吸管保持向上移动的趋势,在出料完毕后吸管自动复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姚晟祺塑业有限公司,未经余姚晟祺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053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持式的液体瓶
- 下一篇:一种检测家庭电弧故障的电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