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示教实体模型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02053.6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955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唐永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永振 |
主分类号: | G09B25/02 | 分类号: | G09B2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6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体 模型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示教实体模型,特别是一种旋挖钻的示教实体模型。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钻机施工技术飞跃式的发展,钻机施工技术的继承和发展需要教学过程的贯彻和教学技术的创新。而针对钻机的新技术复杂技术的教学,由于教学条件有限而不能到达现场进行具体工程施工教学,往往需要借助示教实体模型进行施工技术的教学培养。
目前,国内针对旋挖钻施工示教实体模型的设计和制造大多由非钻机专业背景的模型公司制作,往往对旋挖钻施工示教实体模型设计过于纯粹地静态化和模具化,导致实体模型本身不能切实地体现旋挖钻施工具体的施工工艺和关键工序,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技术传授。
发明内容
本申请涉及的示教实体模型,通过旋挖钻示教实体模型动态与静态的演示,让学生理解了旋挖钻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本申请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旋挖钻的示教实体模型,包括纵向的提升吊杆,吊杆的上部设置起吊用的吊轮,吊杆的下部固定设置横向的方架,方架的前部铰接启闭缸一,方架的后部铰接启闭缸二,方架的中间部位前后分别铰接吊臂五的上端和吊臂六的上端;吊臂五的下端固定设置在支架一的中间,吊臂六的下端固定设置在支架二的中间,启闭缸一的下端铰接支架一,启闭缸二的下端铰接支架二;支架一与支架二前后并列设置;
支架一的左前部固定设置一个轴一,轴一上转动安设电动机一,电动机一的前端外圈上固定一个挖杆一,挖杆一的外端固定安装一个铲刀一;支架一的右前部固定设置一个轴二,轴二上转动安设电动机二,电动机二的前端外圈上固定一个挖杆二,挖杆二的外端固定安装一个铲刀二;支架二的左后部固定设置一个轴三,轴三上转动安设电动机三,电动机三的后端外圈上固定一个挖杆三,挖杆三的外端固定安装一个铲刀三;支架二的右后部固定设置一个轴四,轴四上转动安设电动机四,电动机四的后端外圈上固定一个挖杆四,挖杆四的外端固定安装一个铲刀四;
电动机一的下部设置一个吊筐一,吊筐一通过一个吊臂一固定于支架一的左端;电动机二的下部设置一个吊筐二,吊筐二通过一个吊臂二固定于支架一的右端;电动机三的下部设置一个吊筐三,吊筐三通过一个吊臂三固定于支架二的左端;电动机四的下部设置一个吊筐四,吊筐四通过一个吊臂四固定于支架二的右端。
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可以让学生比较直观的观察到旋挖钻工作时的工作状况。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前视图;
图2为本申请的后视图;
图3为图1的A—A视图;
图4为图1的B—B视图;
图5为图1的C—C视图;
图6为图1的D—D视图;
图7为图1的E—E视图;
图8为图1的F—F视图。
图中:1.吊轮,2.吊杆,3.方架,4.吊臂五,5.启闭缸一,6.支架一,7.轴一,8.轴二,9.电动机一,10.电动机二,11.吊臂一,12.吊臂二,13.挖杆一,14.挖杆二,15.吊筐一,16.吊筐二,17.铲刀一,18.铲刀二,19.吊臂六,20.启闭缸二,21.轴三,22.轴四,23.电动机三,24.电动机四,25.吊臂三,26.吊臂四,27.挖杆三,28.挖杆四,29.吊筐三,30.吊筐四,31.铲刀三,32.铲刀四,33.支架二。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申请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纵向的提升吊杆2,吊杆的上部设置起吊用的吊轮1,吊杆的下部固定设置横向的方架3,方架的前部铰接启闭缸一6,方架的后部铰接启闭缸二20,方架的中间部位前后分别铰接吊臂五4的上端和吊臂六19的上端;吊臂五的下端固定设置在支架一6的中间,吊臂六的下端固定设置在支架二33的中间,启闭缸一的下端铰接支架一,启闭缸二的下端铰接支架二;支架一与支架二前后并列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永振,未经唐永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020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