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痱子的中药酊剂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00787.0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57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黄遵羲 | 申请(专利权)人: | 霍山县中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756 | 分类号: | A61K36/756;A61K9/08;A61P17/00;A61K31/045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沈尚林 |
地址: | 2372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药酊剂 冰片 大黄 黄柏 酒精浸泡 原料组成 治疗效果 外用 酊剂 治疗 制备 酒精 配方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痱子的中药酊剂,由以下原料组成:大黄30克,黄柏30克,冰片5克,40%酒精250ml;且按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将大黄、黄柏、冰片加入40%酒精浸泡7~10日,制成外用酊剂。本发明配方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治疗效果好,有效率为10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痱子的纯中药外用酊剂。
背景技术
痱子是夏季或炎热环境下常见的表浅性、炎症性皮肤病。因在高温闷热环境下,大量的汗液不易蒸发,使角质层浸渍肿胀,汗腺导管变窄或阻塞,导致汗液潴留、汗液外渗周围组织,形成丘疹、水疱或脓疱,好发于皱襞部位。一般局部外用清凉粉剂如痱子粉外扑,或用清凉止痒洗剂如1%薄荷炉甘石洗剂、1%薄荷酊;脓痱可外用2%鱼石炉甘石洗剂、黄连扑粉。瘙痒明显时口服抗组胺药。脓痱感染时选用抗生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痱子的中药酊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痱子的中药酊剂,由以下原料组成:
大黄30克,黄柏30克,冰片5克,40%酒精250ml;
且按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将大黄、黄柏、冰片加入40%酒精浸泡7~10日,制成外用酊剂。
大黄是多种蓼科大黄属的多年生植物的合称,也是中药材的名称。气特殊,味苦而微涩。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
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的干燥树皮。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的功效。
冰片,是由菊科艾纳香茎叶或樟科植物龙脑樟枝叶经水蒸汽蒸馏并重结晶而得。用于目赤肿痛,喉痹口疮、用于疮疡肿痛,溃后不敛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配方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治疗效果好。
具体实施方式
1、治疗痱子的中药酊剂,由以下原料组成:
大黄30克,黄柏30克,冰片5克,40%酒精250m1。
2、上述中药酊剂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
将大黄、黄柏、冰片加入40%酒精浸泡7~10日,制成外用酊剂。
3、使用方法:
外用,采用棉签蘸药液涂抹患处。
4、治疗效果:
共治疗40例,完全治愈36例,基本治愈4例,部分治愈或无效0例。
5、具体病例:
1)叶某,女,2岁,头面,颈项大面积皮疹,伴针尖大小的水疱,皮损,瘙痒。与此方外涂3天,皮疹明显好转,一周完全消失。
2)张某,男,5岁,胸背部大面积红色皮疹,瘙痒明显,见大量抓痕。此方外涂4天即明显好转,7天痊愈。
3)洪某,男,1岁,头面部大量皮疹,水疱,脱皮,与此方外擦4天后即痊愈。
4)李某,3岁,女,胸腹部,腹股沟见大面积皮损,水疱及脓疱,瘙痒。此方外用5天,皮损明显消退,一周后全部消失。
以上所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霍山县中医院,未经霍山县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007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兽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