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国产650MW核电汽轮机主调阀内漏改进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99266.8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584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赵冬冬;蒋勇;黄少华;陆增圩;孙国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核电秦山联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D17/10 | 分类号: | F01D17/10;F16K51/00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程然 |
地址: | 314300 浙江省嘉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国产 650 mw 核电 汽轮机 主调 阀内漏 改进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核电汽轮机的高压主调阀设计制造和内漏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国产650MW核电汽轮机主调阀内漏改进方法,目的在于找出导致主调阀内漏的末端因素,并进行针对性改进。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减小阀门的卸载比、改进阀座密封型线、改进密封环和定位环设计和消音器增加密封环的步骤。本发明进行的以上改进运用于同类型新核电项目后,主调阀密封良好,机组能够稳定在1100r/min平台暖机,说明采取的技术改进是卓有成效的,对同类型机组汽轮机主调阀的设计制造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核电汽轮机的高压主调阀设计制造和内漏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国产650MW核电汽轮机主调阀内漏改进方法。
背景技术
秦山第二核电厂的汽轮机主调阀是立式调节阀,用于调节进入汽轮机的蒸汽流量,从而控制汽轮机的转速和功率。主调阀分为执行机构和阀门本体两大部分,二者通过M42×3螺纹连接,并配有防转销防止阀杆与执行机构脱开。高压EH油进入油动机后,经过伺服阀进入活塞缸下腔,驱动活塞杆向上运动,执行机构在活塞杆的驱动下克服弹簧压力,带动阀芯上升,露出阀笼消音器的小孔(孔径φ6.4mm)区域,蒸汽通过小孔进入汽轮机内做功。阀芯的开度越大,露出的小孔数量就越多,蒸汽流量也就越大,使汽轮机功率提升。当需要关闭阀门时,通过伺服阀将油动机活塞下腔的EH油压卸去,阀芯在弹簧压力作用下落在阀体密封面上,阀门关闭。
秦山第二核电厂3号机组于2010年初首次进行非核蒸汽冲转,机组挂闸后汽轮机转速迅速上升至1100r/min以上,无法满足机组的暖机要求,被迫打闸以防止转速继续上升,后经试验证实在未给主调阀开指令的情况下转速汽轮机最高升至1600r/min以上,说明主调阀内漏严重。随后进行了一系列分析、检查与试验工作,包括有主调阀执行机构冷态下的自由度检查、阀芯与阀座密封线检查与研磨、油动机空行程检查、改变弹簧压缩量试验、热态下的阀门位移检查、油压与开度试验等多项处理措施,但主调阀的内漏依然没有明显改善,机组启动时采取多次打闸降速的方式使汽轮机转速保持在1100~1400r/min之间进行暖机。4号机组的工程进度较3号机组晚1年,但主调阀同样存在内漏问题,并且现象基本一致。
主调阀在关闭状态下的蒸汽内漏途径,主要通过阀座密封面和阀芯密封环。主调阀阀芯是一个圆柱形筒体,筒体下端面边缘加工成SR357.28mm的圆弧面,阀座上堆焊一层约6mm厚的司太立合金,其表面加工成R124圆角,阀芯圆弧面与阀座R124圆角形成一圈密封线。阀芯需要上下动作,为防止卡涩,阀芯外圈与阀笼内圈之间留有1.17~1.27mm的直径间隙,阀芯上装有2道密封环阻止蒸汽从该间隙泄漏。密封环为带开口圆环,材料为GH2136,具有较强的耐磨性和回复性,受热膨胀后与阀笼内壁贴合。但密封环毕竟属于金属硬密封,并且阀芯是运动部件,所以密封环通常有一定的泄漏量。为使阀芯具有一定的自对中性,阀芯与阀杆连接部位为球面接触,阀芯上部圆周均部4个定位钮,从而限制阀芯倾斜。历次的机组启动现象表明,主调阀冷态下的初始密封性是好的,即主汽阀刚开启而主调阀还没有开指令的时候漏汽量很小,但主调阀一旦开启受热后再关闭,则漏汽量明显增大,并且通过现场听音检查确认阀门下部(即阀座密封处)汽流声明显,说明漏汽主要发生在阀座密封处。经过积极组织制造厂和专业院所分析研究,同时参考国内外汽轮机主调阀的设计制造经验,认为主调阀内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阀门的卸载比较大,机组启动时蒸汽给阀碟向下的压力偏小,导致阀门热态下密封比压不足;(2)阀座密封型线设计不够先进,阀座密封面为R124圆弧形,与阀芯SR357.28mm的圆弧面配合稳定性差;(3)密封环与定位环结构设计不合理,由于原设计阀门密封线采用圆弧面密封,通过定位钮点限位,阀芯在蒸汽扰动下,密封型线容易发生偏移,实际密封接触线变成椭圆形,导致接触不佳;(4)阀座和消音器之间缺少密封设计,消音器下部间隙进汽对阀碟汽流干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找出导致主调阀内漏的末端因素,并进行针对性改进。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核电秦山联营有限公司,未经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核电秦山联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992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化学储热热电子发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轮机旋转隔板调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