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验室快速研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98875.1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01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许子欣;王言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齐鲁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2C19/08 | 分类号: | B02C1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2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研磨 液氮 快速研磨 研磨装置 带轮 研钵 转轴 皮肤 电机转动 技术要点 开关控制 螺纹连接 手工研磨 研磨效率 液氮研磨 研磨液 工作量 占用 替代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验室快速研磨装置,能够替代实验人员的手工研磨,既能有效降低实验人员的研磨工作量,又能在保证研磨质量的同时提高研磨效率,并在液氮研磨过程中减少与液氮的接触,避免皮肤被液氮灼伤。本发明的技术要点是该研磨装置的带轮随着电机转动时,通过转轴带动钵杵在研钵中研磨,钵杵与转轴通过螺纹连接,钵杵的数量可根据研磨的需要进行增减。研磨时研磨液可通过开关控制的管道直接流入研钵中,从而避免了皮肤与液氮的直接接触。多台研磨装置之间可通过带轮连接,同时进行研磨作业,进而缩短实验中研磨占用时间,提高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研磨装置,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实验室快速研磨装置。
背景技术
实验室中经常会需要进行研磨工作,由于实验材料限制,研磨的方式往往是人工研磨,特别是中药类的实验室更是经常需要对药用植物的根、茎或者其他部分进行研磨以用于下一步实验,而这些植物的根、茎或者其他部分往往是干燥之后再进行研磨,而干燥的材料增加了研磨的难度和工作量,有时为了保证研磨的效果,需要在研磨过程中加入液氮,液氮的温度为-196℃,它既能使各种组织成分不易被破坏或降解,又能使组织变硬,脆性增加易于磨碎。正是由于液氮的温度极低,操作时需要特别小心,液氮很容易对研磨人员的皮肤造成伤害,而且每次将液氮倒入研钵后,需要快速进行研磨,为的是在液氮快速挥发之前尽可能的将材料研磨成粉,这就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进行大量的研磨工作,使研磨人员的体力消耗很大。
因此,人工研磨存在以下局限性:1、人工研磨耗时耗力,不仅在研磨时需耗费研磨人员的大量体力精力,而且在研磨过程中,为了达到更好的研磨效果需要研磨的时间会很长。2、如果实验室遇到样品材料多且急需用的实验材料,人工研磨就会很难满足实验的需求。3、研磨过程中有时需要使用液氮,每次研磨都需要反复倒入液氮,一方面费力耗时,另一方面使研磨人员皮肤受到伤害的可能性大大增加。4、研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固体溅出、粉末挥发的现象,造成材料损耗。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验室快速研磨装置,不仅解决了人工研磨造成的费时费力的问题,同时能有效提高研磨效率、保证研磨效果,又能有效避免在研磨过程中被液氮灼伤皮肤的危险,保证研磨人员安全,还进一步减少研磨过程中材料的损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验室快速研磨装置,包括可拆卸的钵杵(14)、带动钵杵旋转的研磨主轴(9)、固定研磨装置的底座(1)及支架(8)、研磨承力轴承(11)、研钵(4)、研钵支撑板(3)、固定研钵的弹性卡箍(15)、用于调整研钵高度的手动液压装置(16)、盛放液氮的容器(7)、液氮管道(5)几部分。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可拆卸的钵杵(14)底部有螺纹,能够固定到研磨主轴(11)的螺孔(23)上。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带动钵杵旋转的研磨主轴(11)轴身上的两个轴肩(22)通过两个研磨承力轴承(11)分别固定到研磨支架(8)的两条横梁(12)上;研磨主轴底部设有两个带轮(10),一个带轮(10)可通过皮带(29)与前一级的研磨装置上的带轮(10)或者旋转电机(30)连接,另一个带轮(10)可通过皮带(29)与后一级研磨装置上的带轮(10)连接,通过皮带(29)连接在一起的研磨装置可同时工作;研磨主轴(9)前端圆弧处设有四个螺孔(23),可根据研磨人员的需要确定研磨时钵杵(14)的数量。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固定研磨装置的底座(1)上平面设有一个凹槽(2),用于定位研钵支撑板(3);研钵支撑板(3)与凹槽(2)下用于调整研钵高度的手动液压装置(16)固定在一起,研钵支撑板(3)可随着手动液压装置(16)上下移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固定研磨装置的支架(8)有两个横梁(12),横梁上有两个固定研磨承力轴承的通孔(19)、固定液氮容器的方孔(20)、固定液氮容器的圆孔(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齐鲁工业大学,未经济南大学;齐鲁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988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